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开放城市何惧“洋地名”

2013年10月09日 14:22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不断出现的“洋地名”让人眼花缭乱。10月15日起施行的《河南省地名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宾馆(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建筑物及居民住宅区名称,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禁止使用国家领导人名字、外国人名和外国地名作地名。

  纵观各地禁用洋地名的初衷,大多与保存城市文化,拒绝崇洋媚外心理有关。但动辄将洋地名上升到城市文化的失守甚至是崇洋媚外心理的作祟,未尝不是过度联想。牵涉到公共利益的街道及公共建筑,名称的更改与设置,当然要遵循市民的意愿,并契合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于一些店铺、楼盘而言,用什么名则纯粹是市场行为,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就应当给予宽容,行政部门过度干预反而有滥用行政权力之嫌。

  值得玩味的是,一方面,愈来愈多的地方提出禁止用洋地名,另一方面,很多城市又积极倡导打造国际化大都市。这两种趋势或许不存在必然矛盾,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城市经济发展自由度的增强和开放度的增加,城市中多一些国际元素和中外互补特色,也是大势所趋。再说,从政策执行上而言,如果一些洋地名早已为公众熟知,贸然改之岂不是无谓的折腾?

  至于规范地名,本就与地名“洋不洋”无关,而只与相关职能部门在市政管理上的态度有关。假如相关部门抱持对地名文化的敬畏之心,不是随意更改,或是凭权力的审美标准乃至纯粹图管理上的一时便利来更名,地名不规范之于公众的困扰必定大大减少。

  在某种特殊年代,地名因为要契合特殊形势下的权力需要而打上了很多时代印记。如今,随着政治符号需求的弱化,地名的日渐开放与多元,代表的是一种新的社会发展方向,禁用国家领导人作地名就是一例。但地名之变,仍未逃离行政权力干预的痕迹:比如某些地方主政者嫌地名太土甚至是因为信奉风水,也要求更名。改土名也好,禁洋名也罢,都是行政部门说了算,公众的发言权在哪?改名到底能多大程度上捍卫城市文化?这些都比洋地名是否可行,更值得疑问。

  开放城市何惧洋地名?别把一个城市的文化想象得那么脆弱,一个地名也承载不了一座城市的文脉。于现代社会而言,地名的多元趋势,本身也就是城市开放文化的一部分。而地名之存在意义,关键还是在于能否收获市民的认同,而不在于“洋”与“土”。这是无论是要禁洋地名,还是随意更改地名的行为发生之前,都必须厘清的现实逻辑。(朱昌俊)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