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江西赣江疯狂采砂被遏制 业内称赣江几乎被挖空(2)

2013年10月14日 09:06 来源:经济日报 参与互动(0)

  盗采要严打

  拆解船只、清理砂场、刑案查处,一个都不能少

  认识提升了,机制健全了,南昌针对采砂整治的各个环节,重拳出击,逐个击破。

  要治本,必须遏制住产能严重过剩的非法采砂船。“原来有595艘船,实际上只要三四十艘就足够满足南昌市场需求。正是因为采砂船严重过剩,加上原有打击模式下非法采砂违法成本低,导致非法采砂打而不绝、禁而不止。”周红业说。

  南昌筹集资金约6亿元,启动了采砂船切割工作,采取“开前门、堵后路”的政策,一方面依照“政府引导、船主自愿、适当补助”的基本原则,引导和鼓励采砂船主自愿切割采砂船。另一方面,“堵后路”即明确采砂船切割工作启动后管理政策,打消采砂船非法采砂念头。

  江西扬子船业制造有限公司是采砂办重点拆船企业。走进厂区,只见不少大船已经被拆解得只剩下框架,拆下的钢板都按照炼钢炉口的,被切割成60乘80厘米的大小。总经理万小江告诉记者:“我们今年4月1日开始切割,预计年底前将切割船只30多条,目前已经完成19条,正在切割的6条。”船只切割,船东的损失并不大。“每艘船政府给的补贴约为造价的30%,此外船只的钢板可以按废旧钢铁出售,目前售价在2100元上下浮动,一条船卖废钢和机电设备的钱也能占造价的近三分之一。”万小江说。

  船拆掉了,砂场怎么关?南昌在采取强制措施清掉的同时,也做到人性化。对砂场扒斗、装载机等主要用具价值进行评估。五证齐全的砂场,按评估价的60%标准补偿;无证照的按30%给予奖补。目前,全市已投入资金约1亿元,410个砂场基本全面整治完成。

  比拆船、关砂场更难做工作的是人。采砂利润巨大,已经形成了一个涉及非法采砂船、运砂船、砂场等的庞大利益链,整个采砂产业涉及10万人,沿江村子的很多村干部都有股份,已经成为利益链条的组成部分,这给政府规范管理带来极大难度。

  对此,南昌市一方面由纪检监察牵头,重拳纠风问责。纪检部门积极介入,落实采砂船停靠、砂场清理、采砂船切割、平价砂石进社区等各项工作的三级管理责任制,查处了一批渎职受贿公职人员。

  另一方面与政法部门联动,重拳刑案查处,以非法采矿罪坐牢并处罚金。去年,南昌共查处非法采砂船只6艘,刑判非法采砂人员40名,追缴违法所得共1000余万元,非法采砂成为了无人敢碰的高压线。

  模式勇创新

  采砂卖砂都是国企运作,老百姓买的砂石更便宜了

  非法采砂遏制住了,如何保证市场正常的砂石供应?南昌采取了国企运作的模式。

  去年6月29日,南昌成立了由南昌市市政公用集团、南昌市水投以及南昌工业控股集团三家国有企业共同出资组建的南昌赣昌砂石有限公司,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下实施规范化开采经营。

  “国有公司的成立,一举扭转了采砂非法暴利的利益分配模式。自2012年以来,赣昌砂石公司已交纳各种规费税费2400余万元,给予群众补贴570万元。”周红业说。国有企业运作,既防止了赣江河道砂石的过度开采,又帮助砂民转产转业,确保国家利益最大化,实现了政府、群众和企业利益的“三赢”。

  为了让河道采砂专项整治成果更好地惠及于民,南昌在去年11月7日启动了全国首创的平价砂石进社区活动。活动以平价砂石惠民、送货上门便民、打击“砂霸”安民为主要内容,对普通群众以85元/方供应,对经济适用房住户以75元/方供应,对军烈属、五保户、低保户、廉租户以60元/方供应。

  赣昌砂石公司董事长许坚说:“作为国有公司,我们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下实施规范化开采经营,实现了砂石开采——砂场供应——砂石进社区的一条龙服务,现在推行的‘平价砂石进社区’活动,群众反响很好。”

  在青山湖区塘山镇御湖国际小区,工人们正忙着把车上的砂子卸下来,直接运送到户。赣昌砂石公司配送中心主任熊明说:“这种精筛沙更适合室内装修。最初平价砂石进社区在经开区试点,现在已经对南昌市城区实现了‘全覆盖’。市场需求量不断增长,运送车辆从最初的10辆已经增加到22辆,工作人员也从四五十人增加到170人左右。”

  “公司现在做采砂是成本加微利,每吨利润不到一块钱;做平价砂石进社区,基本在亏本。公司要发展,将来得靠砂石的深加工,不能靠卖原材料。赣江、抚河流域的砂石品质很好,二氧化硅含量达到95%以上,是全国最高,一直是江浙沪地区备受青睐的优质砂石。我们要通过深加工,不断提升它的附加值。”赣昌砂石公司总经理助理甘霖说。

【编辑:王安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