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在四川绵阳开幕

2013年10月16日 13:30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10月15日上午,以“创新驱动·高新技术·军民融合”为主题的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在绵阳隆重开幕。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解放军总装备部副部长刘国治、省委副书记柯尊平出席开幕式,省长魏宏主持开幕式。

  万钢在致辞中代表中国科技城部际协调小组各组成单位和科技部,向博览会开幕表示热烈祝贺。万钢说,当前,我国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城,绵阳科技城是科技创新驱动、科技体制改革和军民融合的试点,肩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经验、作出贡献的历史使命,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今年7月召开的第十一次部际协调会议,要求科技城建设要在创新驱动上有新举措,在科技体制改革上有新进展,在军民融合上有新行动,在创新环境建设上有新措施,在吸引人才上有新办法。我们将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指示精神,推动创新驱动、高新技术、军民融合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万钢表示,本届科博会秉承专业性、开放性、现代性、实效性的办会理念,顺应了国家对创新驱动发展和科技城建设的新要求。相信在与会各方的共同努力下,一定能取得丰硕成果。作为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组长单位和本届科博会主办单位之一,科技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全力做好组织协调工作,积极支持科博会成功举办。希望与会嘉宾、参展企业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深化交流合作,实现互惠共赢,为加速我国高新技术成果和军民两用技术成果的转化及产业化,助推科技城完成国家赋予的使命,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东明在致辞中代表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向2013中国科技城科技博览会开幕表示热烈祝贺,向莅临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海内外科技界和产业界朋友们表示诚挚欢迎!王东明说,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看到这么多高新技术的最新成果、军民融合的最新进展和众多来自各个方面、意气风发的科技人才汇聚科博会,感到非常振奋,从中不仅看到了绵阳科技城的明天,也看到了四川经济转型升级的希望,更看到了国家的未来。

  王东明说,四川是中国西部经济大省和科教人才资源大省,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众多,有专门从事科研活动的技术人员28.7万人、国家两院院士59人。当前,四川正处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双加速”时期和由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的关键时期。我们将秉持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理念,深入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大力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新体制新机制,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注入创新动力和活力。我们将坚定不移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技术进步的政策、市场和法治环境。我们将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开放,以实际行动欢迎海内外一切有识之士来川创业兴业,实现互利共赢。

  致辞结束后,万钢、王东明等与各界代表共同开启“科技之门”。与会嘉宾穿越“科技之门”,前往会展中心参观科技成果展示。

  本届科博会由科技部、国务院国资委、国防科工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为期3天,共设置高新技术成果、自主创新、军民融合、航空航天、战略性新兴产业、省内四大经济片区展区等5个室内展馆和12个室外展区,500多家来自国内军民融合代表性单位、1300多个项目参展。会议期间,还将举办科技创新论坛、成果发布和交易、人才延揽、签约等活动。

  国家有关方面领导和嘉宾王业明、胡存智、周子学、陈重、胡亚枫、施尔畏、郭庆平、何俊明、杨长风、张克俭、张源明、张亚非、乐嘉陵、孙承纬、倪光南、何新贵、聂海胜、张晓光,四川省领导叶万勇、吴靖平、黄彦蓉、刘捷、曲木史哈,以及全国十大军工集团、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各市州和省直有关单位负责人等出席开幕式。

  万钢:

  当前,我国已进入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时期。作为我国唯一的国家科技城,绵阳科技城是科技创新驱动、科技体制改革和军民融合的试点,肩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经验、作出贡献的历史使命。

  王东明: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看到这么多高新技术的最新成果、军民融合的最新进展和众多来自各个方面、意气风发的科技人才汇聚科博会,感到非常振奋,从中不仅看到了绵阳科技城的明天,也看到了四川经济转型升级的希望,更看到了国家的未来。(记者 张宏平 李伟)

【编辑:白琥】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