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担架上的服务放大银行的冷漠

2013年10月17日 09:19 来源:青岛日报 参与互动(0)

  今年75岁的徐万发身患多种重病,在西安城东一家医院接受治疗。10月12日中午,因为需要更改银行卡密码,且银行要求本人必须亲自办理,他被120急救人员用急救车送到工商银行西安纺建路支行门口,并在他们的帮助下被放在担架上抬进营业大厅,才最终完成了按指印这道程序。(10月15日《华商报》)

  银行强调账户密码重置户主“亲自操作”,本意应当是防止他人损害户主的权益,对于正常人来说没有什么不妥。但是,对于特殊的情况,只要是出于本人真实的意愿,或者通过合法的方式授权,无损户主利益,是可以办理的。

  比如,个案老人的账号只是退休金账号,重置密码是因为本人出现误操作账号被锁,加上老人的确不便。在这种情况下,人性化的办法其实很多,既可公证授权,银行也可以上门服务。即便这些都不采取,在老人已经到银行,而又无法操作时,采取录像存证的土办法,由老人指定人操作,亦能体现出一丝人性与温暖。

  个案中,银行抱守“亲自操作”的规则,表面上看是机械僵化的教条主义,而切实的不便利,实质上是打着负责的旗号,对责任的推诿,不愿意承担可能引发纠纷的任何风险,规则就成了自我避险的壁垒,把矛盾全部推给了储户。

  担架上的服务放大银行规则的冷漠。银行与储户之间客观上属于保管的合同关系,银行对资金安全负有保障义务,同时对储户灵活、便利的处置权利,亦应予以相应的保证,并从规则的设计中对保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事宜,建立共同的风险承担机制,并有效引入第三方处理机制。一是遵从储户法定授权的准则,在账号设立之时,以合同的方式由储户本人指定可以代为处理的委托人,持双方身份证,可处置相应事项;二是引入司法公正处置的程序,对特殊账户,如户主死亡或者失忆的账户且亲属无法支取的,由法律完成权益切割,由指定人支取。(木须虫)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