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华日报:“众口难调”考验执政智慧

2013年10月17日 09:28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黄金周该不该取消”“小长假需不需要挪假”“延迟退休可不可行”“遗产税起征点是80万还是500万”……当这些热点民生问题的讨论进入白热化以至于出现多种不同观点时,决策部门和专家学者常慨叹:众口难调!

  众口自古难调。时至今日,这个问题更加明显。一方面,过去那种可以增进所有人利益的“帕累托改进”式的改革,已经嬗变为涉及利益全面调整的深层次改革,利益多元自然导致声音多元,众说不一在所难免;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公众权利意识更加强烈,表达渠道更加通畅,不同的声音都能得到较为充分地表达。

  在这种情况下,决策者们常感到左右为难:保留“黄金周”,有人批评;取消“黄金周”,同样有人批评。个税起征点定低一点,有人不满;定高一点,同样有人不满。小学放学时间晚了,有人指责;放学时间早了,同样有人指责……

  有则寓言说,一位画家将新作摆上街,要求路人在认为画得好的地方打“勾”,一天下来画作上画满了“勾”。第二天,他又将同样的画作摆上街,要求路人在画得不好的地方打“叉”,没想到的是,一天下来画作上画满了“叉”。画家境遇有时就是决策者的现实。

  既然“众口难调”,是不是就可以妄自菲薄,不调、乱调,或者是朝令夕改?显然不是。综观一些民生决策,之所以不尽如人意,以至于不得不一改再改,重要的原因:一个是“父权主义”,认为既然“众口难调”那就“让我来调”,罔顾众人的口味,擅自决策;一个是“好人主义”,瞻前顾后,抖抖呵呵,心里没有个定准,就像墙头草,哪边风大就被刮向哪边。几个回合下来,批评的声音更盛。

  大国理政,千头万绪,任何一件小事,乘上13亿,都是大事。正因为“众口难调”,才更需要“调”,也才更能考验和彰显执政者的智慧、能力和水平。

  面对“众口难调”,首先要廓清认识:“众口难调”是客观的现实,只能面对,不能忽视,更不能逃避,那种罔顾民意,认为“怎么调都无法让大家满意”的想法必须扬弃;其次要真诚而充分地征求群众意见,全面掌握各方诉求。只有知道利益各方在“口味”的差异,才谈得上进一步的调整与满足;再次要学会走“平衡木”——找到“利益均衡点”,求取“最大公约数”,在尊重大多数的情况下,力争保护极少数。总之,坚持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众口”就可调,也能调好。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