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全球都这样”的根本是以民为重

2013年10月17日 10:51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随着我国养老体制改革方案即将出台,延迟退休、养老金缺口、双轨制、以房养老等问题逐渐升温。老龄化社会的显现让国人陷入对“老有所养”的集体性忧虑。近日,此项改革方案的主要设计者之一、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会保障中心主任郑秉文称,延迟退休是早晚的事,全世界都是这样做的。(10月16日《新京报》)

  当社会公众对延迟退休的心理认知还停留在政府一直宣称的“研讨阶段”时,这位专家便迫不及待地发出了“全球都这样”的响亮话语。此言一出,坊间哗然,网上更是嘘声一片。

  仔细看完专家言论,似乎有些道理。但把延迟退休的必然性归于中国实行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照这番逻辑,要说明延退趋势的必然性,就先得论证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正确”。

  当前国人之所以对延迟退休普遍不予认同,说穿了无非是在国民劳动保障和退休待遇上存在焦虑。“双轨制”甚至是“多轨制”仍在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延迟退休问题如此决绝,为什么“双轨制”问题就变得犹豫?这样的犹豫让人不免怀疑或是出于既得利益,才不愿点破“玄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这话不假。然而脱离了现实国情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一味拿发达国家的延迟退休当作“参照样本”,那只会沦为夸夸其谈和纸上谈兵。譬如针对公众忧虑的延迟退休只会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从中受益,专家称这与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没有直接关系。可任何改革与创新,消除不公应是最大的目标与追求。倘若按照专家的说法,对于这些分配不公、待遇差异的症结可以视而不见,那延迟退休的“全球意义”又在哪里,它还有什么“大势所趋”的推进理由呢?

  建立一个新型的养老保险制度,不能因“全球都这样”而理直气壮。更要以人为本、以民为重,着力打破各种保障特区、待遇特权,真正体现“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均益理念。(浙江 媒体人 司马童)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