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中高考英语分值下降”是理性回归

2013年10月22日 13:51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北京市21日宣布2016年高考将大幅增加语文科目权重,大幅降低英语权重。这一增一降,体现的是北京大刀阔斧推进高考改革的决心,符合广大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也是回应社会舆论关切的重要举措。对于全国而言,北京的做法具有很强的示范和推广意义。

  前不久,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在微博上呼吁:“取消小学英语课,增加国学教育,取缔社会少儿英语班,解放孩子,救救汉语!”在网上引发极大争议,但“救救汉语”与“弱化英语”的呼吁,还是引起极大共鸣。之前,也有不少专家学者类似建言。如今这些建言终于不再石沉大海,迎来了制度的“回应”。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江苏、上海、山东等省市也在酝酿高考改革,主要也是在英语上做文章。如今北京市的高考改革措施出来,必定会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各地弱化英语的态度,可能也只是一个时间和程度的问题。

  不过,高考改革不能只盯着“英语”。一方面,高考改革的内容,除却英语外,“一考定终身”的机制设计、“应试教育”的内核,都是需要改变的;另一方面,中高考弱化英语了,现实中对英语的弱化也应对接上,如一些大学将毕业证发放与四六级成绩挂钩、一些与英语无关的岗位晋升职称也必须考英语,等等。如果这些制度没有对接上,那么中高考“弱化英语”也只是孤军奋战,也不能保证不会遭遇变相抵制。

  这些年,因为全民“英语热”,英语已经深入到公共生活的很多方面。中国人为学英语,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资源,效果却未见得好。中高考“弱化英语”,可能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其他方面的改革没有跟上,那么“英语撤退”很可能徒具形式而已,效果还很难说。这就需要相关领域的其他改革一并推进,促进学英语的理性回归。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