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贫困生竞选 伤了谁的尊严?

2013年10月22日 14:01 来源:福建日报 参与互动(0)

  在沈阳大学某学院,想申请助学金,交贫困证明还不够,还要在全班同学面前演讲“谁能比我穷”,并接受投票,得票高的才有资格得到助学金。这则消息一经微博发出,即在网上引起强烈反响。

  学校之所以这样做,在一些人看来,属于无奈之举。毕竟,学生刚入学不久,相互之间不怎么了解,贫困生竞选有助于防止贫困造假,且贫困生名额有限,申请者居多,总得拿出一个相对公平公正的办法。因此,有网友对这一做法表示理解,甚至援引先前的一些报道,进一步佐证学生当中确有贫困造假者,此举总比暗箱操作,助学金助了纨绔子弟要好。

  这听上去似乎无可厚非,但细细思量,问题不少。贫困生竞选果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公平公正?事实未必如此。

  既然是票选,或多或少地会裹挟有人情因素。正如报道中一学生所说:“有的人愿意讲,得票自然多,可像我这样不爱讲的,肯定没人投票给我啊!这样真的公平吗?依我看,这就是往伤口上撒盐。”

  心理研究和调查表明,大多数贫困生更为要强,更渴望得到尊重,他们并不愿意张扬贫困,希望知道自己贫困的人越少越好,范围越小越好。而今采取竞选的方式让贫困生上台“晒穷”,会让其觉得不自在。于是,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干脆选择放弃。

  贫困并不丢人,但贫困有时确是一种隐私。国家设立助学金,意在雪中送炭,而不是雪上加霜。然而,校方实行贫困生竞选,关爱势必会变成一种伤害,既伤了学生的尊严,也伤了学校的尊严,更伤了中国教育的尊严。

  贫困生所享受的资助,实际上是公共资源的社会再分配。怎样把助学金发到真正贫困、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是教育部门、高校面对的一道难题。但是,采取贫困生竞选这一方式,则有推卸责任之嫌。

  救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是国家赋予学校的重要职责。如果仅凭台上“秀演技”,就轻易认定谁是贫困生,这显然是不负责的表现。以我看来,即便采取了竞选这一方式,在同等贫困情况下,国家资助资金应该给表演最差者,因为这至少说明其生存能力相对较弱。

  同样是救助贫困学生,为什么有的学校却能执行得很好,让人倍感温暖。这就涉及一个助人的方式方法问题。我曾读到一则《读写》杂志转发的文章,题为《悄悄地馈赠》,说的是在英国伦敦,殷实的家庭丢垃圾也很绅士。他们会整理好仍有价值的弃物,夜里不张扬地摆在路边。经济窘迫的人们,则趁天亮前来“扫货”。挑剩的东西,市政部门会及时清理。这样天亮后,这里就像没有发生过“馈赠”,为他人保留了面子。

  教育的活力之源,来自于教育过程中对人的尊重,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启迪心灵、健全人格。演讲比穷这样“选秀”式的助学金评定标准显然违背了教育的原则,需要引以为戒。然而,我们更希望看到的是高校改善助学金制度,用真正公平的方式发放助学金。学校在实施助学过程中,应多一些人文关怀,避免贫困生得了权利却失了尊严。同时,如何帮助贫困生挺起胸膛,勇于面对现实,这是教育工作者应更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题。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