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查开房网”复活 调查不能装睡

2013年10月23日 11:08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有不少媒体报道了网络出现“查开房”网站,可查询到包括身份证号、生日、地址、手机号等个人信息,该网站一度无法访问。21日,记者发现该网站又能使用,同时网络又出现一个名为“开房”的网站,可查到公民具体信息。软件工程师小马表示,如果警方屏蔽了,不大可能又出现,唯一的解释是网站访问量太大,导致当时崩溃。(10月22日《新京报》)

  “查开房”网被曝光已经有一段时日了,期间该网出现无法访问的情况,因有“警方已介入调查”的说法,公众便认为此乃警方所为,将查开房网封了。遗憾的是,查开房网不仅“复活”,“开房网”也跟风而至,甚至于还有附赠品——网络上一个名为“2000万开房信息”的文件被疯狂下载,截至10月21日晚间,已被下载190003次。而据记者调查得知,信息基本属实。如此尴尬现实,无疑在诉说着个人信息保护的缺失,不然,怎会有个人信息满天飞的尴尬一幕?

  个人信息“裸奔”的风险,自美国“棱镜门”后便引起了关注与重视。面对信息安全风险,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而不少网友也表达出了担忧:“人际关系在QQ,购物习惯在淘宝,安全数据在360,内心世界在微博!干点什么都能找到你!”虽只是调侃之词,但也可见个人信息安全的风险,其实是无处不在的。如果政府与企业,没有充分的道德自觉与法律保护意识,那我们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各种安全威胁与风险是无处不在的,轻则是垃圾短信困扰、各种信息欺诈,重则是个人信息被盗用,甚至“被违法犯罪”。

  对于这么“严重”的事情,警方既然已经介入调查了,那么好歹也应该“吱一声”,因为这已经不存在什么打草惊蛇之说了,毕竟,“草”已经被舆论之风吹起来了。警方的调查进度如何?有没有什么新线索?有没有什么初步的调查结果?到底是酒店贩卖了个人信息,还是黑客侵入了酒店电脑?这一系列的疑问,都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解释。警方在短期内无法回答全部,但能回答的应尽量先回答了,别让公众感觉警方在装睡。

  《刑法》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将客户的个人信息出售或者非法提供给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显然,泄露个人信息是“犯罪”的事情。眼下,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也已经介入调查,我们希望真相早日浮出水面,并对相关人员依法严惩。除此之外,查开房网事件也启示我们,在个人信息保护上,我们的监管触角还应继续“前移”,要将对个人信息的违法犯罪行为扼杀于萌芽,而不能等到事后再做处理,因为,那已对公众造成一定的伤害了。(龙敏飞)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