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追问规范收费能否让天价拖车费走“群众路线”

2013年10月25日 15:4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规范收费能否让“天价”拖车费走上“群众路线”?

  汽车遇到故障无法行驶时,要找救援车拖吊,但救援费到底收多少、怎么收?近年来,各地出现过不少“天价拖车费”的案例,对此,国内已有部分地方发布了道路车辆救援服务收费明细,对车辆救援服务收费进行规范。

  这样一份收费标准,能否让拖车价格真正走上“群众路线”?

  看好:让“天价”拖车费“落地”的前奏

  高速路上救援,对7座以下客车和2吨及以下货车,拖车费10公里内基价300元,每增加1公里加10元……云南省发布的关于道路车辆救援服务收费明细受到当地不少有车一族和拖车公司的欢迎,收费明细针对不同载货量和载客量车型规范了收费项目和标准。

  “近年来对天价拖车费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尽管如此,此类事件却有增无减。”云南兄弟汽车道路救援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磊说,拖车费要价离谱的确已经是高速路上的“明规则”,也成了不少车主口中无奈的老话题。

  昆明市一家拖车公司的负责人透露,经营的垄断和收费标准不明确必然会导致离谱的“天价”,而之所以屡禁不止,缘于市场准入不透明、竞争也不充分,同时长期以来,相关部门也缺乏对施救项目及收费的有效监管。

  昆明盈科律师事务所律师李承蔚认为,此前,上海、山东、江苏等地也先后发布有关规定,出台相应标准,统一车辆救援的收费项目,通过信息公开,使收费有据可循,无疑为遏制“天价拖车费”,减少乱收费行为及施救方和车主的矛盾打下基础。同时,也为有关监管部门和社会监督提供明确依据,必然能为该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带来利好。

  担忧:高价拖车费恐在质疑中“坚挺”

  昆明市畅通汽车道路救援公司的拖车师傅李师傅从事道路救援行业已经多年时间,“事情没有这么简单,物价管理部门制定的标准毕竟只是一张纸,对于我们拖车公司来说是否科学,是否均衡考虑了我们的利润?”李师傅说。

  “高速公路救援并不是完全开放的市场,能第一时间上路救援的往往只是少数‘定点’合作公司,其他救援公司往往是在‘等’生意,所以实际操作过程中大部分时候都是靠双方协商,根据施救的具体情况来确定收费多少。”李师傅说。

  记者以寻求拖车服务为由尝试拨打了云南当地几个拖车公司的电话,然而几乎每个拖车公司都有自己的收费标准和费用计算方式,对于已经发布的收费标准,也极少有公司表示是按照标准来运作。

  对此,云南社会学者马寿荣指出,事实上“天价拖车费”早就不止一次引发过公众对市场与管理边界模糊的质疑,个别地方的收费标准是否是各地价格主管部门会同交通运输部门,在充分调研和成本监审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同样存疑,在没有公布各项施救项目价格制定依据的情况下,其科学性、合理性已经打上了问号。

  其次,相关施救企业是否严格按照标准收费?如何监管?政府确定施救企业资质时会不会出现暗箱操作?定价又有没有垄断之嫌?……诸多问题在一定时间内都是“一纸文字标准”要面对的考验,不合理的拖车费用在质疑声中恐将依旧“坚挺”。

  建议:有价格“管控” 将市场“放开”

  “现在起码是有一个条条框框摆出来了。”曾经历过高价拖车费的昆明车主黄先生说,不过有关部门若不能同时向社会公布一些有资质从事施救项目的公司名单和电话,似乎车主对施救公司仍然无从选择。

  马寿荣、李承蔚建议,“天价”拖车费如何才能不绑架车主,须及早梳理救援、监管各主体间关系,做到对价格有“管控”,对市场要“放开”,才能保障收费“平价化”,同时救援服务又不“掉价”。

  有关人士认为,有关价格主管部门和有关监管部门不能只发通知,一些既得利益者不会被一纸通知所吓倒。这个市场应有必要的准入机制和合理的竞争机制,要让拖车收费真正降下来,在规范收费之外,亟须打破“暧昧”的利益链条,充分市场化,引入多元主体,形成竞争充分的拖车市场,让车主和施救方平等商谈,一方面给救援公司公平竞争的空间,同时也就给了事故车主自由选择的空间。通过竞争,才能够在降低价格的基础上提升服务。

  当然解决天价拖车费的问题还是要落在收费上。李承蔚及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不必要一味呼吁采取免费措施,制定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同时也应当综合考虑企业的合理利益,在规范收费中明确哪些项目是政府定价,哪些是政府指导价,哪些可以是协商价,如物价波动、特殊情况等因素,最终让收费回归公众可接受的合理范围。(记者 侯文坤)

【编辑:燕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