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农家“励志哥”坚持自学20年 靠码字年收入30多万

2013年10月29日 01:41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木工、车工、建筑工,还是最想当作家

  坚持自学20年让他硕果累累

  农家“励志哥”靠码字年收入30多万

吕志勇晒自己的作品

  木工、车工、建筑工,还是最想当作家

  坚持自学20年让他硕果累累

  ■围观

  初中毕业后,干过木工、车工、建筑工、厨师等职业。屡遭退稿后依然笔耕不辍,出版了《曝光》、《商场无兄弟》等多部长篇小说,迄今已累计发表作品200余万字。他就是河南70后吕志勇,坚持自学20年终于圆了“作家梦”,“收成”好的时候年收入三四十万,当地人亲切地称他为“励志哥”。 郑州晚报记者 石闯 文/图

  怀揣“文学梦”不抛弃不放弃

  10月26日上午,在林州市翠微路西侧翠微苑小区三楼,41岁的吕志勇坐在自己的“银笔杆工作室”向记者谈起往事。

  初中毕业后,他干过木匠,当过车工,开过小饭馆当厨师,还在建筑队打过小工,搞过汽车配件生意,“这么多年来,啥都干过,没少折腾,可是到头来却没有攒下多少钱。”吕志勇说,他不甘心这样生活一辈子。

  他的大爷是一名教师,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在《河南日报》发表过一篇文章,成为全家的一件大事,对他影响很大,而一名同班同学在《小学生作文》刊发作品,更让他羡慕不已。

  “只要一有零花钱,他就赶紧拿去买闲书,都快看成书呆子了,把我们气得不轻。”他的父亲吕东生说。

  吕志勇为自学写作,想尽了办法,没白天没黑夜地爬格、誊写、投稿、等待……1992年,他“自学写作”3年了,但一篇稿子也没有刊登出来。

  每隔两三天就会去邮政储蓄银行取稿费

  在艰难的谋生期间,他始终放不下的是文学梦。令他没想到的是,屡遭退稿却屡次投稿的他,终于迎来了转机。

  1997年,第一篇小小说在《辽宁青年》发表,把已有些失望的作家梦一下子点燃了,当小学校长的大爷亲自给他母亲讲解《辽宁青年》的影响力时,他的内心升腾起了熊熊火焰。

  此后,发表的文章越来越多,并成为省作协会员。2004年,他鼓起勇气在市区开办一家“银笔杆工作室”,准备以文养文,伴随互联网的方便快捷,他的写作也进入快车道,作品在多家报刊上发表,还成为《青年文摘》、《特别关注》、新浪网、搜狐网等60余家媒体和出版社的签约作家。“最多的时候,一年发表了400多篇文学作品。”他说,每隔两三天就会去邮政储蓄银行取稿费,窗口工作人员都认出他来了。

  “好的时候,年收入有三四十万”

  “发的文章多了,名气大了,上门找的人也就多了。”吕志勇说,他的“银笔杆工作室”招揽了不少生意,一些文案策划、企业内刊、人物传记等都让他撰写,这也增加了个人收入。

  《曝光》、《商场无兄弟》、《忠臣硕鼠和珅》、《勤勉的昏君崇祯》……如今,吕志勇已经迈入职业写作、自由撰稿的行列。

  “档期”总是排得满满的,从早到晚,应接不暇,目前手头在同时创作两部长篇小说。他说,网文、电子版权、长篇版税、音视频版权、外地客户约稿等多渠道写作模式已经形成。不但在文学的道路上能够养活自己,也能安然地让家人过上舒心的日子。“好的时候,年收入有三四十万”。

【编辑:燕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