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赤城今年为京调水3200万m3 创历年之最

2013年10月29日 09:56 来源: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10月22日,赤城县云州水库。本报记者 高玉摄

  10月7日,河北赤城县云州水库开闸为北京集中输水,将持续到11月15日,预计放水量超过1500万立方米。加上今年春季输送的1770万立方米,今年云州水库为京集中输水将超过3200万立方米,创历年之最。

  从2004年开始,云州水库为北京集中输水,到今年秋季共有13次,累计输水量超过2亿立方米。近日,记者前往赤城实地探访当地保水护水的做法。

  初秋时节,沿着北京的水源地白河而上,来到和延庆县只有一山之隔的赤城县。这里距北京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是北京名副其实的“上风上水”之地。 一路上山峦起伏,路两侧的山丘上,白桦、椴树等树木黄绿相间,白河就在这里静静地流向北京。

  白河源自河北省沽源县,出库后,与潮河在密云县河槽村汇合,始称京东第一大河——潮白河。赤城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境内有白河、黑河、红河三条河流向北京的密云水库、白河堡水库,年均供水量占密云水库蓄水量的53%,每年这几条河流给北京输水达3亿立方米。

  驱车来到赤城县城北18公里处的云州水库,这里山高谷险,白河穿峡而过,在东侧石壁上有许多石刻。云州水库的大坝就建在峡谷口,站在坝上,只见水库里烟波浩淼,这一池清水就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水库下面的涵洞里发出轰轰的声响,一股股清水顺着水道奔涌流向延庆的白河堡水库,再流向密云水库。

  云州水库管理处主任张克俊告诉记者,水库现在正在给北京开闸放水。自10月7日上午水库开始提闸为北京集中输水,此次预计放水总量为1500万立方米,至11月15日结束,历时43天。云州水库从2004年给北京集中输水,一年一到两次,累计超过2亿立方米。

  “这次是第13次输水,加上春季供给北京的1770万立方米,今年输水量超3200万立方米,是云州水库历年来给北京输水最多的一次。”张克俊说,“给北京输水,以前每立方米补贴5分钱,现在长到3毛钱。”

  云州水库库容1.02亿立方米。现在,水库只有两项功能,一是防洪,二是给北京输水,且水质好于国家二类饮用水标准。“前些年水库还搞些旅游以及渔业养殖,现在为了保证水质,不允许水库里有渡船,也不准发展网箱养殖。”张克俊说。

  记者探访

  保持水土 400万亩草场禁牧

  凡是有可能影响水质的项目,赤城一概不上。至今,赤城还是国家级贫困县。

  矿产资源本是赤城县的经济支柱,但为确保水质,赤城人忍痛割爱。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这需要勇气,也传递了对北京人的深情厚谊。

  在赤城,看不到“羊儿在山坡吃草”的场景。赤城县是深山区,有可利用草场面积400多万亩,适合山羊生长和野外放养。但野外放养很容易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

  自2002年起,赤城县实行了禁牧舍饲政策。“羊是平山王,那里走过一片光,没有上山放羊的了,草比原来长得确实茂密了。”赤城样田村村民邓文福告诉记者,原来村里散养山羊的不少,现在养羊的都是圈养,成规模的政府还给补贴。

  除了禁牧以外,赤城还通过植树造林等一系列生态工程涵养水源。赤城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建志介绍说,近年来赤城县先后实施了“21世纪首水项目”、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京冀水源保护林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累计造林17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5.7%提高到41.2%,每年减少泥沙排泄量100多万吨。

  这一系列措施,使得赤城得以保持山青水绿,入京水质达到国家二类饮用水标准,有效保障了北京的饮用水安全。

  节约用水 3.2万亩水稻改旱田

  为了保持供京水的水质,赤城人默默做出了很多奉献,稻改旱就是其中之一。

  在白河两岸的农地,玉米秸秆堆依稀可见。以前,白河两岸可尽是稻田。如今,为了节水,全县3.2万亩水稻全部改种旱田,年节水2000多万立方米,这些省出来的水,都流向了北京。

  在样田村,村民郑海峰告诉记者,现在稻改旱也好,种玉米比种水稻省人工。以前拔稻草、插秧,费事多了。“玉米收入虽没水稻高,但北京给咱补贴,也亏不着咱。”

  现在北京给的补贴是1亩地550元钱,比过去要多,但相对于稻改旱的村民来说,这些还不够。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稻改旱以后,种的是玉米,每亩地平均产1300斤,净收入有1000元钱。要是种水稻,每亩地产量和玉米差不多,但由于每斤玉米价格比水稻低6毛钱,每亩地收入比原来就差了780元,而且玉米和水稻的差价越来越大。

  “要是北京这边的补贴能给到每亩地八九百就好了,我们这边老百姓有觉悟,支持首都义不容辞,也不想给北京添太多麻烦。”憨厚的郑海峰笑着说。

  短评

  要发展更要蓝天

  高玉

  同在河北省,相比于邯郸、石家庄等多个城市PM2.5“爆表”,张家口人则悠闲地呼吸着优质的空气,张家口人自豪地说,我们的空气华北地区最好!生态良好俨然成为张家口的一张名片。

  不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张家口以自身的例子诠释了什么叫绿色发展。相比于河北多个城市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张家口以绿色崛起树立了一个科学发展的范例。

  由于历史原因,张家口比全国晚开放17年,客观上造成了项目少,基础设施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但环境质量也在河北首屈一指。

  短期看,张家口确实发展速度落后于河北其它地区,但长期看,张家口无需付出污染后再治理的成本。

  近年来,张家口绿色崛起战略,经济有了较快发展。实践证明,发展与生态发展可以齐头并进,生态保护不好,发展也难以持续。因为环境好,一些高科技企业也相中了张家口。云基地数据中心、开云世纪数据中心等7个项目预计五年内在张家口市完成投资1600亿元,新增就业2万人。

  随着京张产业共建的推进,以及生态补偿机制的健全。张家口,这个北京的上风上水之地,必将实现“绿”“利”两不误,成为京北名副其实的现代绿色之城。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