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医患和谐需共同努力

2013年10月29日 11:18 来源:郑州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广州医生被殴重伤、浙江温岭三位大夫死伤于患者刀下,医患冲突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工作压力较大、医疗纠纷频发……“主要是心累,感觉如履薄冰。”据调查,中国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从医。(10月27日《人民日报》官博)

  医生,是救死扶伤的代名词,人道主义的践行者。在患者面前,医生本是强者,被寄予深深厚望,但是,近些年来,弱者变“强”,强者变弱,医患关系的变化好似脱了缰的野马一般不受控制。

  其实,弱者没有真的变“强”,而强者确实也受到了伤害,这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两败俱伤的结果。崇高的职业逐渐被颠覆,医生的形象不断被扭曲,与医疗队伍中的害群之马自然脱不了关系。患者与医生往往是偶然性相遇,他们眼中的医生通常是对医护人员整个群体的评价,而非医生个人,他们在不冷静的情况下习惯于把某个医生的作为推广至总体,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出现真正受害的有时候并不是患者的主治医师。基于此,医护人员坚守职业道德,医护群体整体形象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说到底,患者才是真正的弱者。无论是制度的原因,还是医生个人的原因,患者是整个医疗体制的终端,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患者感受最直接也最深。患者饱受疾病的困扰,再加上经济的压力,他们对事情往往会简单地做出一分为二的判断,是雪中送炭还是雪上加霜,他们的感受最强烈。所以,作为医生,应千方百计为病人解除病痛,同时尊重病人的人格与权利,时刻为病人着想,同情、关心和体贴病人也很重要,因为患者心理的伤痛远比身体的伤痛难恢复。

  在现有管理体制下,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质淡化,逐利性为人诟病。一些医疗机构存在相当比例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转院,也加剧了患者的不满和抱怨。农村患者集中,而城市却是优质医疗资源的集中地,这种矛盾又将收入微薄、保障不高的弱势群体推向了医疗服务的高端,导致了人们看病贵、看病难,医疗纠纷频发。制度的根结还需制度来解,只不过,一再突发的医患事件不断警示着要加快这个进程了。

  医生和患者关系紧张,当然不只是两个人的事情,重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让制度唤醒,让沟通有道,让信任重塑,是理顺关系的根本所在,消除暴力和戾气,才能避免悲剧,人们的健康和安全才有保证,整个行业才能健康发展。(宋 华)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