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极小概率的“杨千万”是资本市场中的反讽

2013年11月07日 13:53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年过六旬的杨怀定觉得现在过得挺舒服。“比起当年的2万块本钱,今天我股市的2000万,资产增加了1千倍,钱够用就好,养老也可以不靠国家、靠自己了,除了抽根烟、喝个茶,没有什么奢侈的爱好。”(11月6日《财经综合报道》)

  “杨百万”曾经激发起中国人的炒股热情,且塑造了中国股市的创富传奇,制造了一大批平民富豪。而今中国股市被人形容为“一梦回到十年前”,普通股民的致富梦成建制地破灭,被套牢的亿万散户被调侃为“炒成股东”。“杨百万”是个异数,他不仅没有像其他股民“一败涂地”,而且从“杨百万”升级为“杨千万”。在亿万股民搏杀的股市中,产生小概率的“杨千万”是符合逻辑的——正如中大奖的购彩者。

  如此小概率的“杨千万”,绝不能代表中国股市的理性,更不能是中国股民创富的典型。反而更像是资本场中的反讽。按照目前中国股市的生态,恐怕都是钞票越炒越少了吧。有些甚至是血本无归了——这才是中国股市的大概率事件。

  股市有股市的规则,盈亏从来都是福祸相依,这种盈亏福祸的辩证相依,若有成熟的制度托底,无论盈亏都是“活该”,这是股市的投机本性所致。但中国股市向来有“政策市”之称,内幕、耳语、传闻虽然隐晦,但真假往往被事实验证。从资本大鳄到投机炒家,当然也包括实体上市公司,都把此处看成是资本虹吸的“黑洞”。因而,普通股民的钞票从股市流向“杨千万”的腰包绝无怨气;但是流向资本大鳄们,那就成了冤大头。前者是愿打愿挨,后者是强取豪夺。

  另外,“杨千万”不靠国家养老的朴实语言,也揭示了一个严肃的民生课题,靠股市发财养老并不靠谱,养老还是应以国家层面的社保体制作为主导保障。

  张敬伟

【编辑:王安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