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广场舞”成冲突导火索 专家:疏导而非一味管控(3)

2013年11月08日 01:12 来源:中央电视台 参与互动(0)

  主持人:

  但是接下来也会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大的思路都是支持这样事情的存在,因为对于中国来说,它极具特色,低门槛,这种人群的聚集、热闹、公共交往等等。但是自由的前提也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约束,您是否觉得很多的地方应该以城市为标准,去出台大的相应的边界,比如说什么样的时间是可以的,接下来你去协商,什么样的空间,因为你跳舞的地方,应该离居民区保持一个最低限度的距离等等,您是否支持这样的一种行为的落地?

  杨宏山:

  在这个方面,如果有些地方在双方都能达到共识的情况下,出台这个东西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么多的,我认为这个属于社区内部自治的空间,政府的公共的权利,不是说所有的空间都必须要发挥作用。有些地方是要留给社会自主的空间,比起政府直接介入进来,有可能会更好。我们知道在社会中有些空间,政府是模糊化的,过于给它采取一种相对比较自由裁量更多的一种权利交给社会。所以我想在这个事情上,我始终认为管理和控制,一味的通过这种方式,不一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的办法,政府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包括您刚刚讲的,超过一定的时间,10点以后还继续在小区采取这样的方式,政府可以采取倡导性的方式。但是一定要通过一个法规,强制性禁止的方式,这个很难,因为这是社区内部的事情。而各个小区的情况非常复杂,难以用一个单一的法规,把非常复杂的现象统一进行规范,进行界定。

  主持人:

  好,接下来继续关注,的确,很多人在那跳的很开心,但是很多人听的也非常闹心,而且选择安静生活、喜欢安静生活,也可能在同步增长,这种矛盾真的没法化解吗?

  解说:

  今年6月,活跃在美国纽约布鲁克林日落公园的一支华人舞蹈队,也是噪音扰民问题,遭遇到了附近居民的报警。警察赶到现场,领队王大妈被美国警方戴上手铐,并开除传票,控罪理由为毫无理由的在公园里制造噪音。相似的舞姿,相似的音乐,在美国,好像对待噪音扰民的态度要更为明确而有力度,而在我们身边,我们又该如何区分,这噪音算不算违法呢?

  高分贝的声响,让本该静谧的公园一片嘈杂,随处可见的各种乐器演奏队、舞蹈晨练队、合唱和京剧队,随处能听到的练歌声、演奏声、好声,已经大大超越了来公园寻暗影的市民所能承载的底线。

  市民:

  声音有点大,有点吵,敲那鼓噪音大,我就靠边待着。

  市民:

  尤其是老年人受不了,心脏受不了。

  市民:

  公园唱歌的人特别多的话,这样的话,也是对环境的一种污染。

  解说:

  过于嘈杂的公园环境,甚至淹没了导游的讲解声,令到此一游的游客和导游也倍感无奈。

  游客:

  能怎么办?就躲避,就赶紧快走就得了。

  导游:

  成为一种噪音了,行了,不说了,没法说了,跟我自己的游客也说,没法说,听不清,我说咱们找个僻静的地儿,回头再单独介绍这个东西吧。

  解说:

  少则几个人,多则上百人,从早到晚一唱一练就是一天,面对噪音干扰的指责,一些练唱、练舞的成员也有自己的看法。

  活动团队成员:

  我说公园里头就该有人气,人气越多,越觉得兴旺。

  活动团队承运:

  公园就是一个娱乐场所,没有什么声音大不大的。

  解说:

  老有所爱,老有所乐,你有你休息安静的权利,我也有我跳舞唱歌的自由,只是在公共空间,这界限在哪里。在北京景山公园,今年暑期仅一个月,就接到了100多起噪音扰民的因素。作为解决的办法,景山公园做了初步尝试,公园和园内固定常来的53个公园之友团队签下协议,约定把音响和扩音设备音量调到90分贝以下,实施后初见成效。但这样的管理措施,仅仅是以协议的方式存在,在公共景观资源中,要协调不同群体利益,显然还需要具体的法律法规支持。

  陈志强 北京公园管理中心宣传处处长:

  如果有相应方面的一个法律,哪怕是规章,如果有这方面的一个处罚标准,这样的话,我们有这方面的一个依据,可能为对这些游客市民不同的需求,来这公园同一个平台,大家都有一个相互的底线、约束和引导。

  主持人:

  另外还有两个思路也比较普遍的出现在对这个事情的议论上,一个是进行一定的引导,开放更多的这种公共空间,而且是低价格,甚至是没有成本的,这样的话引导大家离开,可能离小区只有几米这样的地方去跳舞。另外一点,用服务来进行一种约束,比如说像北京的工体,原来京骂特别多,现在六个大的国安的球迷的团队加入了进来之后,他们自我约束,不会去喊京骂,京骂虽然还有,但是已经大量减少。通过提供服务,来进行一种约束。不知道这一点,我们要接着连线杨主任。杨主任,您觉得引导这方面的思路,我们是不是还有很多可做的空间?

  杨宏山:

  这方面,实际上我们还有很多,因为刚刚想到在国外,实际上对公园采取限制性的措施,它的前提在于这些居民,社区的人,他唱歌跳舞有一个可替代性的室内公共空间,因为我们知道,在国外的城市社区里头,它有大量的公共空间是免费开放的,尤其是室内的。这样的话,市民当这方面可以疏导,另一方面在公园公共的场所就可以进去。但是对我们今天来讲,实际上今天在小区的公共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用于开放性的,室内的公共空间相当匮乏。我们知道,北京市前几年采取一个地方性政策规定,每一个居委会应该有350平米的办公和活动空间,实际现在连居委会的活动空间都没有足够的室内的公共设施的支持,更何况老百姓平常的“广场舞”这些东西。因此,在我们未来的居住期的发展规划,第一步解决人们的居住问题之后,第二步更需要发展的实际上是室内的公共空间,这样的公共空间的扩大,为人民的社会交往提供更好的支持。

  主持人:

  好,非常感谢杨主任。另一方面,有一句话,我永远忘不了,很多年前龙永图先生告诉我的,他说“谈判是双方妥协的艺术。”只有双方都懂得妥协,共同让步,才能共同前进。

【编辑:官志雄】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