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杭州治堵实行四级管控 核心区停车费将适时提高

2013年11月22日 08:58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昨天,杭州市政协举行十届二次会议重点提案及办理情况新闻发布会。在那些年初我们“追”过的提案中,交通拥堵话题再次成为焦点。

  会后仍被媒体围堵的杭州市公安局交警局副局长董佑华透露:对于限行,交警部门将采取四级递进策略,也就是早晚高峰错峰限行、白天限行、早晚高峰“单双号”限行、白天“单双号”限行四种模式,逐步升级。

  而针对最近大热的“限购”话题,董佑华则表示,对于交警部门来说,限购当然能减轻管理负担,但采取强制性的限制措施,降低小汽车保有量并不符合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采用哪一级限行措施

  看交通拥堵指数

  在早晚高峰实施错峰限行,这样的措施杭州已经实行两年多了。与此同时,杭州主城区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轻松突破110万。

  管控措施是否会升级?

  董佑华说,在对限行问题进行研究时,交警部门拟定了一个市区工作日期间交通总量控制的递进策略,具体分四种模式:早晚高峰错峰限行、白天限行、早晚高峰“单双号”限行、白天“单双号”限行。

  目前, 杭州在实施的还是第一种模式。董佑华告诉记者,接下来会不会升级,要看杭州的交通拥堵指数:“交通拥堵指数分为5个等级,0—2为畅通、2—4为基本畅通、4—6为轻度拥堵、6—8为中度拥堵、8—10为非常拥堵。从杭州的现状来看,早晚高峰基本上属于中度拥堵,有时是严重拥堵。平峰基本上是基本畅通,有时是畅通。如果平峰也是中度拥堵或者严重拥堵,这个时候肯定就要考虑更严格的管控措施了。”

  当然,采取更严格的管控措施,也要进行科学评估和风险分析。“加大限行力度,很有可能使机动车保有量在短期内迅速攀升,很多家庭会去买第二辆车、第三辆车,直接激化停车矛盾。”董佑华说,交警的意见是,目前暂不适宜实施高峰时期单双号限行措施。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到了最后,白天“单双号”限行措施也不管用,咋办?

  限购:须经过综合系统研究

  日前,省人大对《浙江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草案)》进行审议时,一个条文很受关注:根据城市发展规模和大气环境质量,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可采取相应措施合理控制机动车保有量。

  随后,本报记者采访了杭州市治堵办等相关部门,得到的回应是:杭州暂不限牌,但在积极研究中(相关报道详见本报11月20日A6版)。

  昨天,董佑华也代表交警部门表态:这部条例如果实施,相当于给地方政府的限牌提供了法律依据,但这不意味着现在就可以限购了——尽管京沪穗采取了多种模式的总量控制措施,但在杭州,简单采取强制性的限制措施,降低小汽车保有量并不符合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对我们交警部门来讲,当然很希望限牌,这样我们的担子会轻很多,但限牌涉及面太广,需要市委市政府进行综合性系统性的考虑。”

  限牌的好处大家看得到,总量控制住了。但弊端也有很多,交警说,一是目前相关限行配套政策尚未健全,如果杭州采取限牌措施,但周边地市依然放开上牌,实际控制效果肯定不好,同时还会造成政府税费的大量流失;二是限牌措施不能从根本上减轻杭州的道路交通压力,还会让车辆源头管理工作更难。比如上海,就有大量当地市民到杭嘉湖地区上牌,造成了车辆源头管理的盲区。

  停车:核心区停车费

  将适时提高

  杭州要进行停车收费改革,拟提高核心区停车费的消息,大家一直都记挂着。董佑华昨天透露,市物价局已经制定《关于进一步完善杭州市区机动车停放收费管理的实施办法》,将上报并经市政府同意后,适时出台停车收费改革措施。

  至于大家关心的拼车上下班问题,交警部门的想法是,关键是要把拼车行为与非法营运区别开来,而且涉及到交通事故民事赔偿、安全问题等,需要国家层面有政策,政府出台引导拼车行为的相关规范。当然,“拼车可以试点,由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制定工作制度。”

  董佑华还透露,目前,市政府应急办正在着手研究扩大错时上下班范围,但目前还没形成具体的意见和方案。

  最后,一个可能发生的变化要告诉大家:以后,如果你到街头去维护道路交通秩序,或许可以免缴罚款——董佑华说,今年,《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要进行修订,交警想借鉴深圳的立法经验,把“自愿协助维护道路交通秩序可免予罚款处罚”的规定纳入《杭州市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条例》(修改稿)里头,争取立法支持。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