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乌龙”代表了真民意?

2013年11月22日 10:33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前段时间,一份“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在网上热传,其中不但增加了元宵节放假,法定假日总数还比往年多出10天。后来得到证实,这份“时间表”实乃“乌龙”,是网友自制的,之后被许多网站甚至官方微博转发,一时间搞得真假难辨。随之而起的议论是,“假”时间表代表了真民意,希望接下来官方正式公布的放假时间表不要让民众失望。

  一条网上的“乌龙”信息能代表真民意?事情恐怕还是要一分为二地看。有调查显示,我国的法定节假日天数为11天,并不算少,在世界上大致处于中等水平,比如德国的法定节假日为12天,土耳其12天,法国11天,新西兰10天。从每周法定工作时间来看,我国为40小时,在世界上也处于中等水平。对大多数人来说,当然向往“钱多事少假日多”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但假期一多,势必影响生产和经济发展,会让百姓的“钱袋子”缩水。这么一算,恐怕也会有民众认为放假并非多多益善。其实,这份“乌龙”时间表背后,更大程度上是对于现有带薪休假执行不彻底、不合理“挪假”方式的情绪反应。所以,对于所谓的网络民意,在倾听的同时,也要加以辨析。

  事实上,有些网上调查的结果也并不能完全代表民意。也是关于放假——今年国庆黄金周过后,针对饱受社会诟病的“黄金粥”现象,有关部门在一些门户网站发布“关于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的调查问卷”,面向社会征集意见。来自不同网站的调查数据有着较大差异,而此项网络调查本身也被质疑问卷设计不科学、提问过于简单。无独有偶,前段时间某网站围绕高考改革作了次调查,结果超过七成的网友赞成让数学科目 “滚出高考”。这样的调查结果令人大跌眼镜,其背后代表的理性民意又占到几成呢?

  对那些涉及群众利益的政策,在作调整之前,广泛征集民意是必须的,但如何征集还需好好思量和研究。开展网络调查,以及从网民的反映中来收集民意,是一个方便快捷又成本低廉的方法。网络可以在很短时间内,汇聚起许许多多、各种各样的声音,但也要看到其中的缺陷——网民是个模糊的概念,其年龄、性别、职业、地域等信息的真实性会有较大偏差;如果调查问卷设计得太“业余”,网民的声音很容易陷入“各说各的”混乱局面,或是任由情绪化的宣泄淹没了理性的声音;中国网民虽然数量巨大,但习惯在网上表达自己意见的则是少数,同时还有数量巨大的非网民群体,他们的意见也十分重要。

  所以,网络征集民意只能作为一个方面的参考,政府部门应该搭建多种平台,畅通多种途径,听取民意。与民生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不能仅凭一些层层传递的汇报材料,来制定政策,而应该经常走进基层,走近不同的群体,面对面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这样才能在制定政策时兼顾大多数人的利益,让政策“接地气”。政府部门中直接和公众互动的机构,要切实发挥作用,成为民意的“收集器”,帮助决策部门不断调整和完善政策。

  同时,还要有科学、独立、具有公信力的民意调查机构。正规的民意调查需要足够的资金投入,需要专业人士通过严谨的统计学模型进行样本采集,获得真实的一手材料。一个样本1万人的有代表性的民意调查,很可能比一个由七八十万网民参与得来的网络调查结果,更科学、更代表民意。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