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巧用价格杠杆撬动停车难题

2013年11月22日 10:41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当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在享受这一便捷舒适的交通工具之余,停车难问题也就悄然而至,摆在了都市有车一族的面前。日前,太原市出台停车场收费新政,试图运用价格杠杆,来破解日趋严重的具有普遍性的现代都市困局:在白天,一类地区的道路、便道3元/车·半小时;二类地区的道路、便道2元/车·半小时;三类地区的道路、便道1元/车·半小时。

  以半小时为单位计时收费;道路两旁的停车场、市区内对外开放的小区物业停车场前半小时免费;按不同区域阶梯收费……太原市区停车场新的收费标准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落实中,第一批实施的道路预计最晚下周开始执行。

  对于即将落地的停车场收费新政,相信绝大多数驾车一族最为直接的感受,就是停车费贵了。据官方人士测算,以路面停车位为例,在一类地区停车两小时,以往要交7元,现在要交12元;二类地区停车2小时,以往是4元,今后是8元;三类地区停车2小时,以往是2元,今后是4元。毫无疑问,这意味着用车成本的增加。按平均一天停车一次,每次2小时计算,一个月下来,车主需承担120元-360元的停车费,在省城太原,可以加27升-82升的93号汽油。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任何一项公共政策的设计和施行,利害权衡是决策者的必选题。一个城市的道路和停车资源,在一定的时期内,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恒量,而汽车的拥有量则突飞猛进,二者的矛盾日趋突出。据太原市交警部门的数据,截至今年10月20日,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达876490辆,与去年同期净增5万余辆,日均增加近140台机动车。截至2012年底,全市登记在册停车位仅6万多个,且院内自用车位占七成以上。

  在限购限行政策尚待实施的现实里,提高停车成本,间接限制车辆涌入城市道路,不失为一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作为——要么多掏银子,要么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否则,大家就得都陷入“有车开,无处停”堵在路上的困境,付出更多的时间和机会成本。

  何况,在紧缺的公共资源分配上,“谁使用谁付费”是全世界的通行法则。而通过提高停车费的价格,调节供需矛盾,提高停车位这一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已然成为不少城市管理者的共同选项。

  上海市的路面停车场,第一个小时为15元,以后每半小时为10元;2011年4月,北京市大幅提高停车收费标准,三环以内占路停车费从过去每小时2元增至第一个小时10元、之后每小时15元……显然,对于有车一族的思维惯性需要改变了,在停车收费高涨的时代,外出交通工具的选择,应该成为现代都市人一种成本考量后的理性选择。

  如是观之,省城此番停车场收费新政的指挥棒意图显而易见。用官方人士的话说,就是鼓励市民“少停快走”、缓解道路拥堵、绿色出行。今年新增600台公交车、公共自行车保有量要达到4.1万辆、地铁2号线动工、未来新建3条快速公交线路……在省城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背景下,发挥价格杠杆的导向作用,让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尽量少开车,不仅具有很大的合理性,而且不难收获较高的民意契合度。

  和自驾出行相比,公共交通的性价比一旦占了上风,停车难、道路拥堵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要知道,老百姓的账,算得比谁都精明。(成一言)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