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用诚信为爱心背书

2013年11月22日 10:42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一则山西小伙家中失火的消息在微信朋友圈里被广泛转发。消息说,22岁的小伙杨志勇的老家忻州市繁峙县光欲堡乡小李牛村严重失火,父母双亡,妹妹伤势很严重,想让他速回老家见最后一面。消息说得十万火急,还附上了小杨舅舅的联系方式。记者联系了机主才知道,他确实是光欲堡乡人,但28岁的他不是什么人的舅舅,也不认识杨志勇,最近,他正被来自全国各地,甚至还有泰国的爱心“烦扰”着。

  正如报道中提到的,这是一个用爱心伤害爱心的典型案例。也许,转发过这条信息的人会觉得委屈,难道转发这样的求助信息也有错么?人家都“十万火急”了,我还要无动于衷么?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信息要袖手旁观么?应该说,这样的疑问甚至委屈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只是,求助信息的广泛传播,爱心的施与,还有其他的一些条件。

  网络科技的日益更新,已经让信息的流动变得轻而易举,容易到几乎不需要任何成本。人们在享受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在吃掉很多垃圾信息,也给谣言和欺骗留下了可乘之机。当然,我们不能为了害怕苍蝇而关上窗户,但却可以安上纱窗——既保证了信息的正常流动,又可以限制谎言和垃圾信息。

  可以说,对于转发爱心或求助信息,每个人的诚信和智慧就是这样的一道纱窗。就拿杨志勇这个案例来说,如果在这条求助信息刚刚开始传播的时候,就有人向机主求证,进而删掉自己的转发,甚至发布“此信息虚假”的消息,相信事情就不会闹这么大,机主也不会无端受到这么多的骚扰。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如果没有类似微信这样的网络平台,在现实生活中要传播一个谎言,可能要费很大的劲儿,更重要的是,别人是否相信了谎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这个信息的发布者的诚信程度,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已经为这条信息进行了背书,进行了保证。比如,一个平时说话就不太靠谱的人,要传播一个谎言,恐怕就非常困难,因为几乎没有人相信他;相反,一个一诺千金的人要传播一个谎言,就会比较容易。当然了,谎言一旦被人识破,诚信就会减分。这是一个常见的规律。

  有意思的是,为什么在平时生活中的规律,一旦到了网上,就变得不灵了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信息流动的门槛降低的同时,也让发布者放松了对信息的鉴别。因为说谎太容易,甚至可以不负责,所以谎言、谣言才可以畅行无阻。不过,话说回来,很多信息是转发者难以甚至无法求证的,这种情况就不能对转发者求全责备了。

  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因此,要想避免出现爱心伤害爱心的情景,就需要每一个经手的传播者在心里设置一道门槛,要用自己的思考来鉴别,要用自己的诚信为爱心背书。(赵清源)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