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把好事做好 避免“抢花”的误会

2013年11月29日 12:59 来源:齐鲁晚报 参与互动(0)

  11月27日,有媒体通过网络图文报道了一则主题为“济南市民哄抢近千盆菊花”的新闻,引起网民对济南市民素质的批评。记者调查发现,市民“哄抢”的菊花为菊展后所剩残菊。天下第一泉景区负责人则表示,把菊展剩菊送给市民的做法已经持续了四年,不存在“市民哄抢菊花”。(本报今日A15版)

  把剩菊送给能够“妙手回春”的市民,还减轻了园林工作者的工作压力,确实是件好事。但值得深思的是,为什么“送花”在网上被传为“哄抢”,还引发了舆论对市民素质的讨论。既然这种方式是有传统的,那该怎样避免今后出现类似的误会。

  “哄抢”菊花的说法源于网络流传的几张照片,加上网络媒体标注的文字说明,很容易让“不明真相的网友”认定此事“有图有真相”。仅从图片来看,遭到“哄抢”的菊花就摆放在道路旁边,被一些人装进小推车、轮椅以及塑料袋里带走,也存在花枝、花瓣掉在地上的场景。对于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人来说,很可能把市民带走剩菊的行为误会成“哄抢”。加上此前省外一些城市曾被爆出市民哄抢广场鲜花的事情,不免让一些人先入为主地批评起“抢花”市民的素质。

  对于济南的老百姓和熟悉泉城的人来说,菊展过后把剩菊送给市民的做法已经成了“传统”,也深受市民欢迎,如何把这件好事办好,避免误会产生,就显得更加重要了。省城济南本身旅游资源丰富,天下第一泉景区更是吸引了不少的外地游客,济南有什么样的传统做法,他们恐怕很难了解,难免会对济南市民的素质产生误会。而记者调查发现,网上流传的“哄抢菊花”场景,最初也是有拍摄者把现场的图片发到图片供应网站上,个别媒体在发布时未加核实,导致影响面扩大。

  尽管事情得到了澄清,但“哄抢菊花”的报道还是给济南的城市形象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这是人们都不愿意看到的。菊展过程中“没有出现菊花丢失”,“哄抢”报道出现后济南市民迅速澄清事实,都体现了市民对城市形象的关心和维护。个别媒体未经核实就发布报道,应当反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于主办菊展的相关部门来说,也要注意把工作做细做好,既方便市民享受鲜花的“余香”,也避免城市形象遭到误伤。(评论员 娄士强)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