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绝症盲医抢救多位患者 拒绝单位带薪养病待遇(2)

2013年12月05日 10:14 来源:华龙网 参与互动(0)

  妙手 成功抢救多位心脏病人

  据李继远回忆,他小时候生了一场病,花了很长时间才治好。当时,他就想过以后做一名医生,快速医好病人。而后,机缘巧合下,他在泸州医学院学习。

  1996年毕业后,他来到了梁平县中医院实习。那时,县里的临床紧急心脏起搏等研究很落后。由于医术、设备的不完善,一位患者因抢救无效而死在自己面前。患者的离世给李继远的胸口狠狠一击,也是从那时候起,他开始奋起学习。

  1999年和2002年,李继远分别两次到重医附一院进修。“他觉得附一院的图书馆太好了,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看书,并把精华的东西摘录下来。”李晓军说,因梁平没有相关的图书馆,他就自己订阅医学类的杂志。记者在李晓军家的书房里看到,满满一柜子全摆放着他买的杂志。

  经过多年自学,李继远率先在周边县级中医院开展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成功抢救了多位急性心脏病病人。他还率先在梁平县开展食道调搏检查、体外反搏治疗和腹水浓缩回输术等。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李继远被查出患有鼻炎癌。之后,他向单位和家里隐瞒了病情,只服药控制病情,坚持上班。直到2010年,才被大家发现病情。而此时,他的癌症已经扩散。之后,他的双眼逐渐模糊。去年7月,因为开会后,他只休息了3个小时就去医院为病人查房,病情恶化,双目失明。

  仁心 病人缺钱他垫钱治病

  据了解,李继远的手机总是24小时为患者开着。

  “去年眼睛还能看见时,凌晨2点多接到医院的电话,他袜子都没穿,就马上起来往医院跑了。”李继远80岁的母亲孙才玉告诉记者,儿子对工作非常认真,总是以患者为先。

  据李晓军回忆,2008年春节的一天晚上,医院来了一名急症患者,丈夫初步检查发现,患者疑似心肌梗塞,需住院作进一步检查。但由于老人是突然发病,没有带够医药费。李继远当机立断,决定为其垫付费用,先给老人治疗。事后,病人十分感动,硬塞钱给他,被他毫不犹豫谢绝了。

  在梁平中医院附近的一个广场上,记者见到了84岁的李文嬍婆婆。李婆婆告诉记者,她是一名拥有40年教龄的小学教师。李婆婆称,自己一直有冠心病,也是经过李医生开药调理后,恢复得非常好。对于李医生的执着,她表示也有患者不理解,觉得他是为了钱。“我当即就告诉她,李医生是对这份工作的热爱,他和他的‘职业’结了婚。”李婆婆称,李医生和她一样,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就感觉不习惯。

  愧疚 忙工作他疏远了家人

  记者获悉,李继远医生从医17年,每年都会获得荣誉证书,而且今年还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在17年临床实践中,李继远先后在《中华全科医学杂志》、《医学信息》等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8篇,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关注,还先后破格成为梁平县唯一一位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会员、中国心电学会会员、重庆市医学会心血管专委会委员。同时,他还被聘任为重庆市基本药物目录评审专家库专家、梁平县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专家。

  然而,忙于工作的李继远,却疏远了家人。李晓军双眼闪烁泪光,表示丈夫多年一心只为工作,虽然拯救了很多患者,但是几乎从没腾出时间,陪她和女儿去公园散步。丈夫几乎把所有的空余时间,都用来学习。双目失明后,她只得每天为丈夫阅读医学杂志等,让其继续学习。谈到妻子以及这个家时,李继远表示,他很“愧疚”。

  对于身患癌症还要坚持上班,他这样告诉妻子:“在医院和病人交流很快乐,而在家里只能坐着等死,这感觉很难受。我只想让有限的生命,发挥更大的价值!” 重庆商报 记者 代庆 实习生 黎雨寒

【编辑:王浩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