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温籍首例器官捐献者女儿:担起担子路遥遥

2013年12月13日 15:11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温州12月13日电 (记者 张茵 实习生 朱春燕)2013年12月4日晚,因车祸重伤致脑死亡的杨克俊完成了器官捐献手术,捐献出了一对眼角膜、一副肝脏和肾脏,成为首位温籍器官捐献者。目前,杨克俊的遗体在苍南县殡仪馆等待法医鉴定,而说服全家人同意父亲做器官移植手术的女儿杨红红告诉记者: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

  在温州苍南县灵溪镇的客运中心,记者见到了19岁的杨红红。不到一米六的身高,皮肤有些黝黑,扎得不高的马尾前面是有几分凌乱的平刘海,浅灰色的衣服交衬着几乎没有表情的脸,看起来显然比她的实际年龄大一些。

  杨红红带着记者穿过熙熙攘攘的菜市场,来到背后一条稍显冷清的街道,找到了她这几天暂住的宾馆。宾馆房费是日结的,杨红红付了八十块钱,晚上可以继续住在这里。八十块钱一天的住宿费,她说,“真贵,实在是住不起。”

  房间里面有两张床,这几个晚上,她的叔叔和她住在这里,一起等待父亲的遗体火化。她的母亲已回到李家埠村的家里。杨红红说,母亲常年风湿,在医院陪父亲的这些天晚上又睡地铺,“感冒咳嗽得已经没了人样”。

  前两天送母亲回家,杨红红没少受气。同村的人无法理解她劝说家人让父亲捐献器官的做法。有人指着她说,“从来没想到,表面看起来乖巧的你是这么狠毒的人。你父亲已经死得够可怜了,你还要让他掏心掏肺。”

  杨红红说,这样的后果她不是没有想到,她还想过她可能因此丢了工作,甚至找不到老公。但是,她觉得这样做并没有对不起父亲。杨红红告诉记者,她父亲捐献出去的器官现在已经挽救了三个人的生命,让两个人重新获得了光明。

  “捐献器官也许是天意,也许是父亲自己的意思。”杨红红说,这是她最终说服母亲同意父亲捐献器官的说辞。

  在得知父亲脑死亡的消息后,她哀求这些天为父亲出医疗费的伯伯、叔叔、姑姑不要断了父亲的氧气。“心脏还有跳动就有奇迹发生的可能。”杨红红家人一直在等奇迹的发生,而近两万块一天的医疗费对于这个几乎没有积蓄的家庭来说是一个天文数字。

  医生告知,父亲已经没有生还的可能。家人以为父亲可能是因为没有看到九岁的小儿子,“心不安,所以心脏还在跳动”。家人把杨红红的弟弟带到医院看到了父亲,父亲的心脏依然没有停止跳动。

  本来对器官移植一无所知的杨红红,因为看到了朋友来看她时,为了给她解压而让她看的一条微博,是一名四岁小孩捐献器官的消息。杨红红想到,器官捐献不仅能挽救别人的生命,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是让死者以另一种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

  杨红红开始跟母亲说器官捐献的事情,母亲以为她疯了,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人已经死了,怎么还要在他的身上做手术呢,这样的举措让一个天天生活在山村里的母亲无法理解。

  杨红红想到,她有一个表叔,没见过几次面,但算是家族里面文化程度高的人。她便说服表叔,请表叔一起征得家人的同意。最后,母亲同意了,她认为大概丈夫在冥冥之中也是支持女儿的。

  与红十字会签署器官捐献同意书时,杨红红提了一个要求,要把父亲的遗体运回温州苍南县。父亲是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离世的,本该送往温州市殡仪馆。但是杨红红知道,叶落归根是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她想要把父亲送回离家最近的地方。红会答应了她的要求。

  眼看着父亲的遗体在苍南县殡仪馆冷藏,杨红红等待父亲遗体火化,等待车祸事故查清的心如火烧火燎一般。

  事情发生得太突然,母亲身体太差,弟弟年龄太小,19岁的她不得不把苦往心里咽。她说,她也会哭,晚上在被子里,整夜整夜的哭。她不知道明天该怎么办,她想不通命运怎么会这样对她。

  杨红红告诉记者,今年九月份她如愿到了幼儿园教书。当老师是她儿时的梦想,但因为当时没有能参加中考,家里也没有条件让他继续上学。初中毕业她便开始跟巴士,当售票员,收入补贴家用。

  额外存了的小金库,杨红红花了3980元报了幼师培训班,今年年底考出资格证就可以成为正式幼师了。现在还在实习期,一个月1000块工资。周六继续上幼师培训班。周日继续当售票员,一天70块工资。除了正常的吃饭外,她还可以买点小零食。

  杨红红说,她家过上这样“三顿能吃饱”的日子的时间不长。以前她和弟弟都在上学,母亲多病,没有收入,父亲工资微薄,“吃了上顿没下顿”是常有的事。而父亲也告诉她,“家里没钱,不要跟别人攀比,想要的一切要自己去挣。”

  现在要处理父亲的后事,杨红红不能去上班,也没有了收入。她说只希望年底的考试能顺利通过,今后还得靠自己的收入撑起这个家。(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