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太原晚报:“问题女孩”的问题出在哪儿?

2013年12月24日 15:40 来源:太原晚报 参与互动(0)

  重庆摔童女孩的父亲李某通过央视新闻公开了女儿的道歉信,信的大致内容是:“我是李某某。那天我不该打小弟弟。在家里和小弟弟玩耍时狗狗叫了,小弟弟掉下去了。让叔叔阿姨伤心了,请叔叔阿姨原谅。”多数网友表示无法接受这份道歉信,而被摔男婴的父亲则坦言自己不会接受任何道歉。(《广州日报》12月21日)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这就是为什么网友们义愤填膺的原因:10岁女童与1岁婴儿之间力量悬殊,竟能无来由地拳脚相加、不依不饶,终致惨剧发生,过程与结果皆令人发指;恶行曝光后,事件并未向人们预期地那样反转——严惩不贷、积极善后,反倒因施暴者年龄的特殊而让法律遭遇尴尬,似乎就要以此不了了之了。

  毫无疑问,这名10岁女童是个“问题女孩”,但问题恐怕不全在她身上,家长、学校和社会也难辞其咎。具体到道歉信,且不论其寥寥数语表现出的内容模糊、态度牵强,之前连医院都不去一次,甚至拖欠医药费,却在25天后通过央视发道歉信,这样的行为更像是迫于压力之下给公众一个交代,而非真心诚意的悔过。种种所为,对小原原的家庭而言,不啻于二次伤害,也让公众对这样一个家庭能否真正挽救他们的问题女儿忧虑重重。

  人们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话虽有些绝对,但其中却蕴含着真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性格养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据说女童的父母经常打骂孩子,这就不难解释为何一个年仅10岁的女孩会充满如此戾气,因为众多教育研究已经表明,家庭暴力具有传递效应,热衷于施暴的人,往往也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

  学校教育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很多学校更像是流水线式的提分机器,在体育课都会被挤占的现实下,更不用说心灵教育了。尊重生命、善待他人,懂得情绪的控制与表达,这些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生命内容,往往被忽视掉了,取而代之的是以分数为中心的评价体系。推广到整个社会也是如此,学校可能只不过是社会价值观的一种投射而已,只不过分数变成了金钱——有钱就有一切,就可以不在乎别人的感受,就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消灭……

  想想也觉得可怕,可“问题女孩”的所作所为分明是在提醒我们,这样的人确实存在,就像是一颗颗不定时炸弹。有人说,不排除“问题女孩”携带有作恶基因,属于“天生罪犯”,再怎么教育也无济于事。对此,国际知名神经学研究专家马斯德乌说:“我们可以将神经系统与手做比较。如果一个人的双手用来打铁,那么必定是手指粗壮却不灵活,相反,如果双手被用来弹钢琴,那手指必定修长而灵活。”由此不难看出,成长环境与后天教育比基因遗传更加重要,即使你的孩子是“天生罪犯”,也可以让其改邪归正。(评论员 宋鹏伟)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