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羊城晚报:“禁入会所”要升级到对官员的私隐设限

2013年12月25日 15:11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会所是一个密闭的少数人空间。因其私密性,会所成为商务活动和个人交往的最佳去处之一。私密性是隐私的屏障,同时也是人性放纵的闸门开关,因此会所也经常成为藏污纳垢的地方。

  近日,中央纪委、中央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发出《关于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严肃整治“会所中的歪风”的通知》,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盯住党员领导干部,严肃查处出入私人会所吃喝玩乐等违规违纪行为,并建章不出入私人会所、不接受和持有私人会所会员卡。

  “八项规定”出台后,一些官员的吃喝玩乐开始由地上转入地下,私人会所成为他们首选的“地下活动”据点。在会所里,他们借助这一私密场所的知情屏障,避开公众的目光和镜头,继续释放被规定压抑的欲望。官场腐败“变阵”情况很快被中纪委所掌握,于是中纪委不断细化“八项规定”条款,连连出招以应对变招。

  私人会所或者俱乐部一般是富裕阶层的领地,它为贵客提供昂贵的餐饮、娱乐、健身、美容、交际等服务。

  这些年,会所逐渐在中国风生水起。厦门的“红楼”是早期的私人会所。赖昌星利用美食和美女先与多名高官进行“食色走私”,进而构筑从公安到海关等地下走私通道。

  现在,会所的名堂和花样越来越多,有高尔夫俱乐部、游艇俱乐部、美容养生会所等等,既有中产阶级也能消费得起的中档会所,也有大富大贵才能进入的高档会所。

  高档会所的保密性非同寻常。成为高档会所的会员,往往要经过严格的审查。为了给客人创造私密环境,一些会所规定不同时接待两拨客人,服务人员被要求不听客人谈话,不记客人的名字,不向客人提问,绝不向外透露客人任何信息;他们还会“贴心”到为客人遮挡车牌。这样的高级服务自然要在收费里体现:入会费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据报道,北京一私人会所,一顿饭人均上千元,甚至高达人均6000多元。

  按纯工资收入,中国的官员不具进入高档会所的条件。但权力是有租价的。权力越大,级别越高,“租价”也就越高,就越有条件进入高档会所;越是高档的会所,私密性就越强,也就越能放浪形骸,为所欲为。

  于是高级会所的会员卡就成为新的贿赂手段。它不像送现金,送官员子女出国那样直接明了,还可以“健身”的名义,为领导储蓄“革命的本钱”。用公款送会员卡的,还便于开具报销的发票。

  会所的私密性决定了会所腐败行踪难于发现,案件难于侦查。在普通人的隐私还捉襟见肘时,我们官员的私隐却被会所包裹得严丝合缝。在许多国家,官员只能享受有限隐私。他们的政务必须公开,生活也难逃公众和媒体的追踪探查。这些国家的人认为,私德可能影响公德,而私德更多地隐藏在个人生活之中。因此你要当官,就必须放弃部分隐私。于是一次过度消费公款,一回不当地敞开裤子拉链,都可能导致既丢人又丢官。

  但在我们的观念和法律中,似乎还没有官少民多的隐私等级。中纪委限制官员进入会所,主要还是着眼于为官员的消费行为设限。如果仅仅停留于此,那么对策多多的一些官员还会继续“变阵”违抗规定,监督者难免苦于应对。而只有以制度的方式对官员的权力,包括隐私权设限,才能拆除假隐私之名行腐败之实的知情屏障,进而开拓公民的监督视野,让“地下腐败”难以藏身。(何 龙 作者是本报首席评论员)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