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扯淡盛行与原创不足

2014年01月07日 10:33 来源:河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因为对一个话题感兴趣,便动手在网上搜索、收集相关的论文。网罗数十篇之后细细一读,不禁大跌眼镜。其中三分之一作“梦游”状,东拉西扯,拼凑成篇,说不出个子丑寅卯;三分之一掐头去尾,刨去不着边的废话,就剩一两段“干货”;“火力集中”的,只有区区三分之一。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哈里·法兰克福,管这种总是不着边际的现象叫“扯淡”,还专门写了一本书《论扯淡》,作饶有兴致地分析。如今的社会上确实充斥着言不由衷的“扯淡”,最显而易见的现象之一,就是很多部门和单位的公文、报告、汇报材料之类,充斥着套话、空话、假话,很多时候只不过是在“无意义表达”,在进行“无效劳动”。所以我们才看到,中央三令五申“转文风”、“转作风”。说白了,就是要一口咬到“馅儿”,别净鼓捣些不好吃的“褶子”。

  日常所见,拾人牙慧、人云亦云、东拉西扯、不着四六、绕圈子、推拖躲缩的现象不胜枚举。而“扯淡”的最直接表现,在咱们河南话里有一个比较形象的词——喷空。河南籍作家刘震云在《一句顶一万句》中就写到一种消遣方式叫“喷空”,即接着别人的话头编话,还得编得合情合理,书中的人物杨百利就深深热爱这种消遣,其想象力可以在这项技能中发挥得淋漓尽致。说者乐此不疲,听者乐在其中,至于实际价值嘛,一个“空”字就道尽了玄机。

  为什么那么多人热衷于“扯闲篇”而不是“有一说一”?窃以为还是创造性不足,有价值的“干货”太少,于是便扯些没用的“装点门面”。比如,虽然中国人拿到过诺贝尔文学奖,但诺贝尔科学奖项一直无人问鼎,究其原因,就在于原创性不足是国内学者的“软肋”,诺贝尔科学奖项最看重的恰恰就是学术原创性和学术价值,而不是看“编著”了几本著作,拼凑了几篇论文。著名的“钱学森之问”也指向一个致命的问题,即原创氛围的稀缺,教授们尚且“天下文章一大抄”,原创能力不足,何谈培养杰出人才?虽然有数据显示,我国科技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数量已跃居世界第一,然而同样是数据显示,我国论文平均引用率却排在世界100名开外。这也意味着我国大批大批的论文是“无效生产”,形同“垃圾”。究其原因,还是在于原创性匮乏,扯不到正辙上。

  至于原创不足的根源,似乎跟传统有关,传统中国是个“经验社会”,往往强调“祖制”,创新基因本就“先天不足”;也跟教育脱不了干系,填鸭式、灌输式教育让学校成了“流水线”,一批批擅长死记硬背、崇尚“标准答案”、习惯于“听话”的人才被批量生产,个人特性和创造思维早就被分数和升学率打压得无地自容了,哪还能产出那么多的“价值”和“干货”?这是“后天发育不良”。由此看来,“扯淡”继续风光的日子还长着呢。(薛世君)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