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扬子晚报:城建做减法就是为保民生做加法

2014年01月14日 09:00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适当压缩城市建设规模,收拢五指、捏紧拳头,突出保青奥、保民生等重点。”昨天的南京市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代市长缪瑞林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兴土木的城市“硬件”建设提的少了,往年比比皆是的具体项目也提的少了,更多谈的是民生、文化和生态等“软环境”的打造。的确,去年南京满城皆是工地的景象让不少市民仍心有余悸。而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这些提法和思路上的变化,则让我们看到,南京在新的一年中,城市建设的动作将会有所“收敛”,以让人居环境的舒适度得到更多的提升和体现。

  城建规模的大与小,是由一个城市的长远发展来决定的,很多城建项目不需要一哄而上,且有时候一味求大也未见得效果就会大。所以,压缩城建规模,也是一种科学发展观。美国著名学者戴维·哈维提出过“时空压缩”的概念,即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和实现很多的目标,但是这样的“压缩式发展”,既是发展历程和成就的压缩,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压缩。对于一个城市发展或者一任城市领导来说,如果单纯地追求“时空压缩”的效应,那么带来的发展也将会是一种非良性循环的发展。城建规模的科学控制和规划,对于城市布局、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来说,将会带来或立竿见影或深远影响的效果。因此,此次南京提出城建项目做减法,民生保障做加法的思路,所透露出的信号给人以希望,我们也将拭目以待。(扬子晚报评论员 周建平)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