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日报:不收权力神通难阻送礼神器进化

2014年01月14日 09:11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来,中央纪委屡次发文,严禁节日期间公款送礼、吃喝等。然而,一些单位和个人“暗度陈仓”,运用网络交易逃避监督,而且送礼与收礼互不见面。而一些商家也看准这个“商机”,推出各种名头的礼品册、礼品卡,网友甚至称这种“隐形送礼”是“给领导送礼的神器”。(1月13日《京华时报》)

  从“送礼神器”的与时俱进,进化到电商时代,可见治理腐败之艰难。从实物现金,到字画古董,再到购物卡代金券,甚至如今的电子礼品卡。一部送礼方式的进化史,记载着不羁权力的顽固。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在权力尚未彻底关进制度笼子之前,利益置换的买卖还有空间,那就意味着,无论是权力自肥还是利益赎买,注定难以消弭,“暗度陈仓”的戏码,让民众大开眼界的同时,更是平添公平焦虑。

  实际上,电子礼品卡的伎俩并不高明。其兴旺的理由,不过是新兴的电商平台尚有监管漏洞可利用。在此之前,送购物卡一度风靡,优势在于其不记名流通,利用的正是监管上的漏洞,后随着“购物卡实名制”(《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的出台,被戴上了“紧箍咒”,这一腐败漏洞也随即被堵上,购物卡迅速遇冷。

  而电子礼品卡成为新的“送礼神器”,成为腐败的新通道,也提醒相关部门,加强对电子礼品卡销售的规范,已成当务之急。对电子礼品卡进行实名规范,无论以此方式变相发放福利以供自肥的权力,还是以此讨官员欢心从而兑换权力便利的送礼者,当礼品流通被记录在案了,交易行为不再遁形了,自然有所避讳和禁忌。

  当然,对制造这种“私人订制”送礼产品的电商,也应该加强管理。某种意义上,这些电商是在间接充当权力自肥和腐败交易的掮客。有交易行为的地方就有商机,相关职能部门有义务规范电子礼品卡的销售流程。

  送礼方式在禁令的规制中不断推陈出新,各种“暗度陈仓”的伎俩也在不断换代升级,硬禁令遭到软抵触,民众难免对反腐成效产生质疑。“送礼神器”风行,只因权力的神通还在。电子礼品卡,不会是送礼方式的最后一次进化。收了权力的神通,走上制度的轨道,没有了交易和利益的滋养,送礼方式的进化才会停止。当权力没有了腾挪之术,即便“神器”再神,恐怕也难以在公权场域发挥利益输送的效力。(时言平 媒体评论员)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