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解决剩男剩女多 靠缩短学制欠妥

2014年01月14日 14:05 来源:海口晚报 参与互动(0)

  近日,广东省政协委员黄艳儒提交提案,认为整体学制太长导致学生毕业太晚,造成适应社会慢、婚育压力大等诸多不便。他建议,将现行的小学到高中的12年学制缩短为9年。(据《广州日报》)

  其实,类似的提案在之前早就提过,相关讨论也开展了多轮。不过,从实际情况来看,婚育压力大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在晚婚晚育已经成为常态的情况下,一个大学毕业生即便提前二至三年进入社会,步入职场,对于其人生规划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

  从时下情况看,九年初等教育实行的是国家义务教育,属国家公共政策的兜底。在很多贫困地区,这可能是一些孩子能够获得最稳定的教育保障。之后由于经济条件等原因,造成了事实上的辍学,教育权利没有得到有效保护。显然,缩短学制对这些孩子并不公平。同时,教育自有其规律,其时间也不容随便调整。减轻学业负担不是一个时间问题,还有课纲设计、教育目的、成长阶段的限制,若是过于短暂,就可能破坏孩子的成长周期和相应的规律。以美国为例,尽管其全国没有统一的学制,各个州的学制多种多样,但美国现行学制基本上是: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12年,高等教育4年,研究生教育2—4年。由此不难看出,12年学制并非国内独有,更不成其为适应社会慢、婚育压力大等诸多不便的重要诱因。

  事实上,导致“剩男剩女”问题的既在教育又非教育,本质上还是社会性问题。“剩男剩女”的本源是社会进步之下,社会婚姻观的改变、生活环境的变化、生存压力的加大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若不能从个人观念、就业压力和生存环境进行改善,那么靠缩短学制无疑是“病急乱投医”,在方法有失妥当。

  退一步讲,即便要进行学制改革,也应体系性和综合性的入手,在科学论证和全盘调整基础上稳步推行,而不是以“剩男剩女”等社会问题作为理由而轻易实施,如此不符合公共政策调整规律的建议,并非对教育和孩子负责的应有之举。(堂吉伟德)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