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治理雾霾首先要去“神秘化”

2014年01月20日 09:56 来源:武汉晚报 参与互动(0)

  昨日,国内多个城市又出现了重度空气污染,北京被灰霾雾霾“围城”似乎已经成为了常态。而上海市也发布了今年以来的首个蓝色预警。对此,气象专家吴兑表示,一直不被关注的飞机等航空器的排放也是造成灰霾天气的重要原因,一架大型飞机的起降大概就相当于600辆双班出租车的排放量。(1月19日新闻之声)

  这让我想起上一周,一位自称物理博士的美国华人网友马可安发表博文,称华北雾霾经久不散,是因为空气中飘浮的粉尘颗粒是带电的,而带电原因,是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大营地区煤矿的放射性铀。随后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等专家辟谣,认为这种说法无数据支撑,缺乏科学依据。

  无数据支撑其实是原作者自己都承认了的,他说只是一种理论推理。不过,当同一件事情不断传出各种说法,那就说明这件事情本身太过神秘化。就雾霾来说,从烧秸秆、锅炉爆炸、居民炒菜,到冬季取暖,汽车排放等诸多说法都不曾间断。

  说法太多可看作一个指标,反映公众急需了解某事而不得的心理。很多人把中国此次雾霾与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六七十代的污染时期类比,认为过了这个时期,这种污染局面就会好转。这种类比,容易让我们低估事态的严重性。以美国为例,当年污染确实严重,中美两国国土地面积接近,但当时美国人口只有2亿左右,而如今中国人口超过了13亿,人口对环境和资源的压力不可相提并论。

  如今国人共识的是,雾霾是一种人为灾害,所以应当人力解决。但是,在国内各个城市,通行的方法都是陷在问题中解决问题,汽车排放有份,好,禁行。工业污染有份,好,控制指标——仍然是计划经济思维,由政府这个大管家来规划一二三,你做什么,他做什么。而对于公众,环境监测数据是国家机秘,各个地方土壤监测结果是不公布的,至于PM2.5的问世,众所周知还是在这两年,且迫于无奈。

  实际上,当年欧美恢复环境的中流砥柱,一是环保机构的透明度、问责度,二是环保法规的有效程度,三是大量非政府组织的勃兴,既监督政府,也带动民众。

  如此来看,我们离“高效治污”的目标还很遥远。既然是“人为灾害”,必得“人为去除”,这个“人为”,实在考验政府的进退,制度的效能。起码,在雾霾成因讨论阶段,各种说法相互矛盾,只能证明权威的研究并不透明。作为公众,我们甚至很难判断,到底有没有确诊的雾霾成因。除了每天肉眼所见的雾霾,对于治霾之路,公众同样一片雾茫茫。(鲁珊)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