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省人大代表:治理雾霾需要区域联防联治

2014年01月20日 13:18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南方网主持人:余锦婷(左)

  ■访谈嘉宾:省人大代表、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陈耀光(中)

  省人大代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杏芬

  昨日,省人大代表、省人大环资委主任委员陈耀光和省人大代表、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杏芬来到南方日报、南方网“两会”直播室,商讨雾霾治理这一热点话题。

  全省动员聚焦雾霾问题

  主持人:两位代表如何看待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大气治理的安排?

  陈耀光:过去一年,省政府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比如建设森林碳汇、生态景观林带、森林进城围城、乡村绿化美化等,都是在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属于大气污染防治的重要内容。

  杨杏芬:这次的报告,特别是对未来工作的安排里,多次提到绿色生态、生态文明的建设,对环境保护都有很具体的部署和规划,环保还被列入十件民生实事中。从多个角度来看,省政府对此还是很重视的。

  主持人:去年省人大环资委重点督办了《关于加大力度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建议》,陈主任能否介绍下具体的督办情况?

  陈耀光:去年,省人大常委会组织代表到广州、佛山、河源开展调研。省政府下了很大决心,重点在火电厂燃煤电厂、机动车尾气、工业锅炉、挥发性有机物等四大方面开展工作。通过一年的工作,工作部署全面展开,我感到全省上下都动员起来,尤其是老百姓也非常关注,形成了强大的倒逼压力。

  汽车尾气是重要原因之一

  主持人:2013年城市PM2.5污染排名正式出炉,广东省几个城市中,肇庆污染最严重,佛山次之,广州排第三,惠州、珠海、深圳入围城市污染最轻的前十名。

  陈耀光:虽然他们排名靠后,但进步明显。尤其是PM2.5,珠三角2013年PM2.5从42微克每立方米下降到40微克每立方米。现在我们走广佛高速,两边的景色已经有了非常大的变化。

  主持人:前几天有代表指出汽车尾气对PM2.5的影响不到4%,主要是由于施工扬尘造成,陈主任觉得造成严重雾霾天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陈耀光:现在还没有国家职能部门权威说法表明汽车尾气造成空气污染的影响比重是多少,但是我认为汽车尾气可能是影响空气质量非常重要的因素。

  全国正推开雾霾对健康影响的监测

  主持人:杨代表,雾霾对人体的影响会有多大?

  杨杏芬:细颗粒物除了对上呼吸道产生刺激症状,如鼻炎、咽喉痛、咳嗽等,还可以随着呼吸进入到呼吸道下部、肺泡甚至血液,长期暴露会引发哮喘、肺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肺癌等呼吸道系统疾病,以及冠心病、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等疾病。

  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除了短期急性的效应外,还有长期的慢性影响。像国外一样做长期人群健康监测很有必要。国家环保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已经启动了“空气污染(雾霾)健康影响监测”工作,正在全国推开。

  治理需综合行政法律手段

  主持人:雾霾确实会对健康造成损害,那应该怎样去治理雾霾?

  陈耀光:目前广东省燃煤在燃料里的比重占了60%,改变燃料结构以及电厂脱硫脱硝还有一定空间。印刷业等挥发性有机物的来源、工业锅炉、产生大量尾气的汽车等,都可以逐步通过产业升级来淘汰改造。

  对污染大的产业和汽车的淘汰,财政资金要做一些安排。比如黄标车的退出。珠三角共有95万辆黄标车,一辆黄标车的尾气排放量等于28辆绿标车的量,而且其中有24万台是营运车辆,不停地在跑。所以淘汰黄标车非常重要。但黄标车是合法的,现在也没有法规让它提早退出,只能用财政补贴的方式鼓励它退出。

  环境保护法修订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已列入五年立法规划。只要能够综合地运用法律、行政等手段并落到实处,连续用数据来说话,我们有信心让这种综合整治早日见到成果。

  杨杏芬:除了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工地管理、机动车尾气的管理以外,区域的联防联控也很重要。在恶劣气象条件下发生雾霾,除了发布预警,还需要控制污染物总量,这就需要联防,国外的成功经验也是这样的。(李秀婷 张由琼)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