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兰州九州开发区蓄水池漏水 数千户居民停水停暖

2014年01月22日 08:49 来源:兰州晚报 参与互动(0)

  1月21日,九州开发区新九州花园、石峡口小区、水电工程局小区、亨达小区等数千户居民以及企业停水停暖。据了解,由于九州高位水池3号蓄水池发生漏水,供水系统出现事故导致九州花坛以南各小区自来水中断,预计6天后才能恢复供水。

  1

  停水停暖生活很不便

  1月21日清晨,家住新九州花园的孙先生被冻醒了,起床后他发现家中暖气冰凉,洗脸时又发现自来水也停了。孙先生心里纳闷:“怎么停水了?一会就能来吧?”下午下班后,孙先生一进小区院子就看到许多老头老太太提着水桶气喘吁吁地往家走,一问才知道已经停水一天了。随后,他在小区门口的橱窗里看到了九州开发区管委会的停水通知。通知上说,1月20日15时30分,管委会自来水管理所工作人员在例行检查中发现,九州高位水池3号蓄水池局部发生漏水,这将会影响九州大道九州花园以南各小区及住户的正常用水。为了确保广大居民节日期间的供水安全,管委会立即将此情况向上级部门进行了汇报,并迅速联系了相关技术专家进行现场勘察、会诊,要求尽快查明原因、科学制定抢修方案,尽快恢复供水。目前,高位水池3号蓄水池正在进行排水减压,预计21日零时将停止供水,技术人员将进行隐患排查及紧急抢修施工,请广大居民做好蓄水准备。

  回到家后,孙先生发现家中暖气已经恢复正常,但自来水管里一滴水也没有。

  2

  每天两次送水到小区

  孙先生说:“停水后,最大的问题就是洗脸和上厕所,其他问题都可以暂时忍耐一下,但水火不容情。”由于家中没水,他又向同小区的朋友打电话打听,才知道有关部门已经组织车辆送水。孙先生立即带着妻子和孩子,拿上家中的所有盆盆罐罐前去提水。有关单位派来的是洒水车,但提水的地方在该小区10号楼,距离孙先生家有三四百米。无奈,孙先生只能自己提上一只大水桶和一只茶壶去接水,而当他来到送水车前时,发现提水的居民已经排起了长队。

  当晚7时许,记者闻讯赶到送水现场,只见新九州花园二号区10号楼院内,两辆送水车正在送水,每辆车前都围了二三十个人,除了年轻男子外,老人和小孩也是提水的主力。居民们挨个上前取水,由于天气寒冷,每辆送水车下面遗洒在地上的水很快结了一层薄冰。“马上要过年了,正是打扫卫生大量用水的时候,可偏偏现在停了水。”一名妇女抱怨说。“送水车离家也太远了,为什么不在每个小区送啊?我都快80岁了,提一桶水上楼太费劲了。”小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这样说。

  据记者了解,事故发生后,九州管委会组织技术人员上山进行勘验,抢修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已经制定了具体的抢修方案,管委会将根据需要,适时公布送水时间及地点。目前,管委会分别在中午和晚上给新九州花园、石峡口小区、水电工程局小区、亨达小区4个小区送水。

  3

  九州“水困”何时能解决

  据记者了解,九州停水已有多次,给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带来巨大影响。单一的供水管道使得一旦发生事故,九州即陷入“瘫痪”境地。据了解,九州开发区供水管网于1989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04年年底,在北滨河路徐家湾与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供水管网并网,两年后正式向开发区供应自来水,区内的供水管理一直由九州管委会承担。

  九州开发区初建时,受地理位置的限制,供水必须经过高坪位,供水差达到了280米。九州开发区现有的供水管网从北滨河路小西湖立交桥下一泵站穿越60米抵达徐家湾附近的二泵站,再继续爬高180米到达白塔山后山高位水池,然后利用高坪,自压160米供给九州开发区生产生活用水,供水管线总长12000米。目前,开发区内大部分用户靠蓄水池自压供水,部分用户有二次供水设施。

  多年来,尽管九州管委会供水所在二次供水过程中,一直坚持着夜晚低峰期持续10个小时抽水节省一半电费的原则,并精简各项开支,但依然要面临每年供水亏损220余万元的困境。2004年九州水源改为城市自来水时,仅对一泵站、二泵站进行了改造,配电室管网设备于1989年投入使用至今,因严重老化,维修配件在市场上已不存在,无法维修,只能重新更换改造。扬程高、压力大、管网老化,致使开发区经常发生爆管停水事故。设备的严重老化,供水压力的逐年增加,不可避免的亏损也随着用水量的增加而逐年加大……在这一系列与城市建设不匹配的问题和矛盾面前,尽快出台措施解决九州“水困”迫在眉睫。(首席记者于永昭实习生赵永晶)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