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成都商报:青年返乡还是出走不应是个难题

2014年02月10日 15:18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谁说“北上广那么苦”,哪一代人不是从年轻时的苦中作乐中成长而来?重要的是,城市给了人选择留下和离开的自由,青年永远葆有追求自我完善的精神。

  马年春节期间,一场关于大城市与小城市、异乡与故乡的争辩,又在网上点燃。这一次的缘起,是网上一个“北上广那么苦,为什么年轻人不离开”的提问,一位署名王远成的网友的答帖被点赞狂转,并引发热议。

  王远成的故事不算成功,但很励志:2008年三流院校毕业,只身到上海求职,进入IT行业;2013年,因母亲生病不得不返乡,由父母安排进入事业单位。他身在故地却怀念异乡,“上海是个神奇的城市,她不问你的出生,学历,不会鄙视你家庭条件,她只看你是否努力”,而反顾自己的家乡城市,产业落后,“没有合适的工作”,“能力是个屁,人际关系和家族势力基本就是一切”,“所有人判断你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是不是)公务员”。

  “我有一天会回上海的。我不在乎自己是否有房,因为我有理想。”很自然地,王远成的这一表白,在已经或将要逃离二、三线城市的“漂一族”中间赢来了掌声一片。这篇“檄文”有如赞美诗也有如批判词,讲出了年轻人对老辈人、大城市对小城市的怨与恨、牵挂与决绝。众人感同身受的,除了年轻人的自强不息,更多的是对帖子中“北上广”与小城市不同人文生态的“心有戚戚焉”。时值春节期间,年轻人们辗转返乡、在大小城市之间来回奔忙,今昔对比,两相衡量,个中体味尤深。

  必须承认的是,对于大小城市的爱憎喜恶因人而异。比如有人说“不敢来大城市拼命,就只能在小城市等死”,就有人反对说不喜欢大城市,就喜欢在小地方待着,“打拼”云云其实是内心自卑需要认同的表现。事实上,在大城市混吃等死者不乏其人,在小城市认真工作和生活的人也很多,喜欢宁静、满足现状的当然不喜欢“打拼”这种富于竞争意味的词汇。有人极其厌憎亲戚朋友的过度往来,也有人身处其间其乐融融。

  一般而言,大城市产业发达、精神包容、资源丰富、生活便利、文化多元、人际关系简单独立,但也有环境承载过大、生活成本高企的缺点,而后者正是小城市的优势所在。实际上,小城市“可以步行”的人际与生活圈,在大城市荒漠式道路交通的映衬下,确实能显示出不一般的吸引力。

  大哲学家康德一辈子没有离开过他生长的小镇,而喜欢计算机的青年王远成一心想离家万里。留在家里还是出走他乡,事关人生选择,所幸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是个太难的问题。青年人很少犹疑,迁徙已成为现代中国人的重要生活方式,城市优劣之辩如同烟花爆竹,平时隐退不见,只在年末岁尾那几天重现街头,作为春节的特殊符号,才成为压倒性话题。

  谁说“北上广那么苦”,哪一代人不是从年轻时的苦中作乐中成长而来?重要的是,城市给了人选择留下和离开的自由,青年永远葆有追求自我完善的精神。(徐琼 成都商报评论员)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