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通讯:首位贵州籍南极科考队员的南极记忆

2014年02月12日 14: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社贵阳2月12日电 题:首位贵州籍南极科考队员的南极记忆

  中新社记者 杨茜

  “在南极的每一天,都充满挑战与冒险。50个辛苦并快乐着的科考日,将成为我永远珍藏的南极记忆。”作为首位贵州籍南极科考队员,近日完成中国第30次南极科考任务返回贵阳的谢晓尧这样告诉记者。

  61岁的谢晓尧是中国第30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中年纪最大的,此次去南极的项目是“南极乔治王岛地区植物光和适应多样性资源调查及大数据采集”的科考。

  “苔藓是在南极之行中见到最具生命特征的绿色植物。其他只有白色的雪和黑色的石头、土壤。”谢晓尧说。

  谢晓尧向记者介绍,组成南极最高等的原生态植物只有地衣、苔藓、藻类三种。这些植物长期适应极地极端寒冷、干燥和强辐射等特殊条件,形成了各种光合作用适应机制、物种多样性、代谢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南极的这些植物蕴含着生命进化历程的丰富信息,代表生命对于环境的适应能力,是生物遗传和功能多样性丰富的资源宝藏。

  谢晓尧此行项目是在南极进行植物适应性和多样性调研,并对植物资源进行采样,构建该地区植物光合作用形态和生理适应及其基因资源数据库,为南极地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以及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抗旱抗冻植物资源开发提供基因资源。

  科考行程里,背包里除装着饼干和水等必备物品,谢晓尧还会带上十余个500ml用来采集样品的瓶子,有十几公斤重。“科考大多以步行为主,一般行程三四小时。为了方便拍照、采样、记录,我们在工作时只带普通手套,在南极的寒冷天气下,却能出一身汗。”谢晓尧回忆道:“在南极户外,每一步都要十分小心,警惕冰裂、提防融雪下有暗河。”

  只要天气条件允许,科考队员都会外出进行考察,在南极的日子里,谢晓尧与科考队员几乎走遍了长城站所在的菲尔德斯半岛。

  “南极恶劣条件下生存的动植物,形成完整的生物链条,这种食物链的依赖关系,保证了南极大陆的生态平衡。”谢晓尧说。“有研究表明,对南极造成最大的环境破坏是旅游。我们一行的科考队员将死亡的海鸟解剖发现是误食塑料致死。特别希望赴南极旅游的游客,将垃圾分类,妥善处置。”

  据了解,在长城站,垃圾进行严格分类收集,部分可焚烧的进行焚烧销毁,所有不可焚烧的垃圾都装入集装箱内,由雪龙号运回国处理。

  此次雪龙号经历救援俄罗斯科考船、被困冰雪中的意外后,于南极时间1月28日抵达长城站。

  4月7日,谢晓尧将赴上海迎接归来的雪龙号,并从雪龙号上将自己在南极采集的约130份藻类样品、70份苔藓样品、50分地衣样品以及两千克冰冻新鲜苔藓带回贵阳。(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