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男子补钾补出高血钾 医院紧急“报案”找病人

2014年02月13日 08:47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54岁老余(化姓)两年前患上低血钾症,他将医生“定期复查”的忠告抛在脑后,光忙着补钾,最后转变为高血钾症自己却浑然不知,差点出现生命危险。大年初六,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全军肝病中心检验科医生发现了老余的血钾已经高到“危急值”,而老余却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医院无奈报警寻人。

  大意患者 血钾高到“危险”浑然不知

  两年前,老余被当地医院诊断为低血钾症,当地医院建议他通过输液和口服两种治疗方式来“补钾”。那之后的一段时间,老余一直间断性地进行治疗。但他却忘了临别前医生的一句交代“定期要来医院检查”。

  今年大年初六上午,老余利用假期休息,到解放军八一医院全军肝病中心做肝脏的定期检查。该中心高蕾主任医师在问诊中发现,老余日常服用的药物里面,有专门补钾的,遂在他的抽血检查中加了一项血钾检查。抽完血后,老余便回去了,想着是例行体检,过几天再来拿报告也不急。

  当天下午2点,该院检验科的邢技师吃惊地发现,老余的血钾值高达6.6mmol/L,高出危险临界值1.1个单位,属于“危急值”。如果不紧急进行治疗,他将有随时出现心脏骤停的可能。但问题是,患者对此不知情,还在继续补钾。

  紧急找人 医院向公安局“报案”求助

  经过医院信息部门的资料查找,发现老余只留下了姓名、年龄外,并未留下任何联系方式。高蕾主任回忆了半天,才想起他可能是某位老病人的朋友。“他是我一个天长的病人介绍来的,第一次看我的门诊。”高蕾主任说,她赶紧联系了医务处,说无论如何,都要赶紧通知到病人。

  医院医务处夏助理立刻联系上天长市的公安局。公安局工作人员调阅资料发现,整个天长市以及下面的县,只有一个人叫这个名字。下午3点,医院联系上了老余。

  高蕾主任在电话中叮嘱老余,赶紧前往当地医院做高血钾症的针对性治疗,同时注意多喝水、多排尿,将血钾值控制在3.5—5.5mmol/L才算解除警报。

  当天晚上,一直忐忑不安的高蕾终于接到老余的电话,他的血钾值已经控制在4.2mmol/L了。

  高蕾主任告诉记者,医院要求凡是遇到这样血钾“危急值”的患者,一定要及时通知处置。

  ■即时科普

  血钾过高 会致心脏骤停

  钾离子是细胞内液中含量最高的阳离子。血钾高于5.5mmol/L称为高血钾症,>7.0mmol/L则为严重高血钾症。高血钾症有急性与慢性两类,急性应及时抢救,否则有生命危险。

  高血钾症对机体的主要威胁是心脏抑制,可导致严重心律失常,有些患者可无症状而突然出现心脏骤停。

  高血钾可能引起的症状,如抑制心肌收缩,出现心律缓慢,心律不齐,严重时心室颤动、心脏停搏于舒张状态。另外,还有一些神经肌肉症状:早期常有四肢及口周感觉麻木,极度疲乏、肌肉酸疼、肢体苍白、湿冷。血钾浓度达7mmol/L时,四肢麻木,软瘫,先为躯干,后为四肢,最后影响到呼吸肌,发生窒息。

  一些抗肿瘤、抗炎、抗高血压和利尿药,也会引起一些高血钾症状,这些药物多在老年人群中使用,因此在用药时需要格外谨慎。

  新闻延伸

  看看这些似曾相识的例子

  2013年8月29日,扬子晚报报道了一起医生寻找病人的新闻。事情发生在8月28日,西祠胡同网站上出现一则充满温情的寻人帖子,发帖人是一名医生,想找的是一名30岁男子,名叫殷嘉骏。因为医生发现他的病情很严重,若不及时治疗,很可能会落下终身残疾。扬子晚报记者通过警方找到了这位男子,他表示会尽快去医院复查。

  2013年7月18日,扬子晚报还报道过一例医院紧急寻人的新闻。事情发生在7月16日,在南京某医院就诊的一名患者拿错药离开了医院,医生发现后急忙联系派出所求助,由于没有联系方式,找寻该患者难度很大,可偏偏又是十万火急的事。最终,民警通过筛除和走访,终于找到了这名患者,万幸的是,此时她尚未吃药。

  事件警示

  1 到医院就诊信息一定要完整

  不难看出,包括今天本报报道的这起医院寻人新闻,这类事件的一个共同起因是:患者就诊时没留下联系方式。记者采访中也了解到,一些就诊者因为担心隐私泄露,或因为笔误、搬迁、更换电话号码等种种原因,没有留下详细的信息,而形成一个个不小的“危机”。

  为此,八一医院有关医生提醒病人,在医院就诊时,一定要填写完整的信息资料,特别是要留下联系方式。

  2 慢性病,要记得定期随访

  另外,定期随访非常重要,特别是对待一些慢性疾病。八一医院的高蕾主任举个例子说,前不久,她遇到一名13岁的乙肝携带者,虽然没有任何症状,肝功能也正常,但家长坚持带孩子每3—6个月定期检查。结果年前的例行检查中发现小肝癌。由于肿瘤只有不到直径2厘米的大小,经过及时手术治疗达到了临床痊愈。如果不是定期的检查,孩子的肿瘤不可能及时发现,预后也就岌岌可危了。(通讯员 崔娉 扬子晚报记者 于丹丹)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