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时代之问:“家风不再”叹从何来

2014年02月13日 10:52 来源:山西晚报 参与互动(0)

  在回答央视街头采访 “家风是什么”时,有“富二代”回答家风就是“不啃老不坑爹”;有小孩说,家风就是“爸爸每周打我一次”;还有85后认为家风就是“老公挣钱老婆花”。“家风是什么”的提问像一面镜子,在这些“神回复”的背后,照出了当下家风的失落和式微——这里面,有孩子的无忌,有年轻人的调侃,有年长者的叹息。

  在一些网络讨论中,还有人抛出了“动机论”,认为提出“家风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没有什么意义,在家族意识不断消减的今天,谈论家风不合时宜。这更从另一方面反衬出,家风在当今社会正在不断消解的深刻现实,而对一个数千年来重视家庭、重视家教、重视家风的民族来说,这样的现实显得那么让人无奈、那么令人痛惜。

  家风是传统文化的缩影和具体表现,是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载体。因此,“家风不再”的感叹正是传统文化生存日趋艰难的重要表征。当然,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并非自今日始,更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因素。

  一方面,从历史的角度看,西学东渐以来,外来科技和文化的不断渗入,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对一些传统的道德伦理形成了挑战。更为主要的是,西学和中学的和谐共处、交流融合,经过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可以说,直到今天,这样的过程依然没有完成。在此过程中,一种将西学和中学对立起来的思维方式始终挥之不去,这就可能导致总想把传统文化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冲动,所以,传统文化常常面临岌岌可危的境地。

  另一方面,社会发展带来的人口流动,使传统的宗族式家庭和社会传统结构解体,像小说《白鹿原》中描述的宗族自治的景象已经风光不再。比如,逢年过节要祭祖、大事要事得经过族长会议、每隔一段时间编修家谱族谱等等,这些在过去司空见惯的事情,已经在今天成为遥远而陌生的记忆。加之打工群体的外出,留守现象的出现,使原本可以存放诸多传统的乡村,也在一点一点地失去这样的功能。

  但需要强调的是,家风,这个深深烙着中国印的传统,在今天的时代依旧没有过时,重新唤醒和激活更不是不合时宜,而恰恰是一剂对治时代病症的良药。比如,对于所谓成功学大行其道、为了成功可以不惜一切的价值观,“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朱子家训》)”就是良药;对于大学里扔掉的大白馒头、餐馆里没动一口就扔掉的饭菜,“余欲上不愧先人,下不愧子弟,惟以力教家中勤俭为主(《曾国藩家书》)”就是良药;对于践踏规则、骄奢淫逸的各种“二代”们,“财也大,产也大,后代子孙祸也大 (《清醇亲王家训》)”就是良药……这些良药不是挂在嘴上、写在墙上,而是要时时刻刻佩之服之、身体力行,如此,才能唤醒家风,才能激活家风,才能对治时症。

  每一种恶习和弊病都有其生长的土壤和环境,这么说不是为了开脱责任,而是为了寻找危害发生的根源;每一个人都来自家庭,家风确实可以影响一个人思想和行为,面对“家风不再”,不能只有一声叹息,更应该从每一个家庭做起,从每一个人做起,从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做起。(评论员 赵清源)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