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钱江晚报评论:一只杯具 为何奖励不出温暖

2014年02月14日 09:15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63岁的武汉市民陈泉元到银行取款3000元,工作人员却给了他3万,他当场归还了多余的2.7万元。可陈先生回家后,不少朋友同事说他“苕”,多少应该索要一点报酬。他再次来到银行,只要到了一个团购价为6.5元的水杯。老陈悻悻而归,“这下更郁闷了”。

  我们尚且知道知恩图报,碰到这种情况,怎么的也得掏出个千八百的表示一下感谢,别人要是不收,好歹写封表扬信寄面锦旗过去,要不然,良心不安哪,走到哪心里都不踏实。

  银行邱经理说,归还银行多给的钱,不仅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更是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法律义务和底线。但是,扯什么好风气需要一个好土壤,作为直接受益者,银行对这种行为进行奖励也是一种义务。

  在有人看来,其实银行并不着急,多拿了你还能不给不成,一定告到你给为止,2.7万元可不是小数目,你要是赌口气愣是不还的话,说不定还能判个罪名什么的,让你一辈子不痛快。不行就把你账户冻结了,福州的一家银行就干过这种事,多给了储户1000元,结果,把储户的个人账号给冻结了,不但道德不讲了,连法律都不讲了。它能说声谢谢,能给个杯子算不错了,就知足吧。

  有评论人士认为,虽然物质奖励并不是善行的唯一动因,但这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道德天平。在市场经济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调整好人好事中的法律关系,让善行有所激励。所以,老陈把钱还回去,这真不傻,不义之财拿在手上也是烫手的,还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但是,既然这个法律底线的事,有着道德层面的考量,那么,对于平常人来说,以德报德,也是一种朴素的索求。

  一只杯具,有些人可以当作奖励,有些人却会看成奚落。银行的面孔,除了依法的生冷和严谨,是否还有些人间烟火的温暖和体恤?(本报评论员 高路)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