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公务员应走出“鸡肋”心理

2014年02月14日 13:35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漫画/薛红伟

  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全国范围内共有逾140万人通过报名审核。其中,竞争最激烈的职位的考录比高达6980∶1。“公务员热”依旧持续高温。不过,在众人打破脑袋要挤入“围城”的同时,也有一些人作出了“逆向”的选择:“花4年考上公务员,干1个月辞职”、“公务员辞职潮来了”、“深圳公务员‘降温’,去年231名公务员离职”……(2月13日《中国青年报》)

  虽然“公务员热”还在持续,但随着中央出台各项禁令,公务员的日子肯定没有以往好过了。在“围城”里每日机械地重复相同的工作,加之隐性福利骤减,本就容易产生“审美疲劳”的公务员们更会大呼受不了。正所谓“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此时产生纠结心理甚至离职潮,也属正常。而河南媒体的一项调查显示,有六成公务员想过辞职,但却没有一人真的辞职。公务员似乎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然而,这种将工作视为“鸡肋”的纠结公务员多了,对于其所供职的单位以及老百姓而言,绝不是好事。在公务员队伍中,如果有一部分人变得三心二意,随时准备抽身离开,自然会减少对工作的投入,进而影响政府服务民生的质量。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千万不要既想当官又想发财”,留在体制内,隐性福利在缩减,发财是越来越难了;而走出体制,安稳的工作不再,当官的希望也会完全破灭。这话正是说给那些摇摆不定的公务员听的。要么安心干好自己工作,虽不指望发财,但也可以从中实现个人价值;要么辞职“下海”,创造财富。总之,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随着公民监督意识的觉醒,以及中央反腐败的深入,公务员的“鸡肋”心理应该会完全消失。因为公务员将变得与体制外的绝大多数职业一样,干多少拿多少。如此,对乐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来说,它就是份好差事;对想发财致富的人来说,离它而去也是可以被理解的选择。想走的走,该留的留,或许才能真正实现人尽其才。(戴先任)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