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2.7万元换个杯具善贱伤心?

2014年02月14日 14:15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武汉市民陈泉元到银行取款3000元,柜员却给了他3万元,他当场归还了多余的2.7万元。可陈先生回家后,不少朋友同事说他“苕”,多少应该索要一点报酬。前日,他为此来到银行,只要到了一个团购价为6.5元的水杯。

  柜员多给了巨款,难免勾起人们原始的贪婪冲动,陈先生却立即作出了主动归还的善举,这体现出他拾金不昧、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值得推崇。面对如此善举,银行只是给出了一个价值仅为6.5元的水杯。在普通民众看来,这未免显得小家子气,更有着“杯具”色彩的戏谑味道。

  然而,正如银行经理所说的,“归还银行多给的钱,不仅是一个道德层面的问题,更是作为一个公民应有的法律义务和底线。”的确,在现行法上,这笔钱将被认定为“不当得利”,银行有权向陈先生主张要回。另一方面,陈先生的善举能够构成法律上的“无因管理”行为,有权向银行主张因此支出的必要费用,但不能要求支付报酬。钱是当场归还的,自然并没有因归还发生任何费用。因此,在法律上,银行方并没有义务向陈先生给付任何奖赏。

  不得不说,现行法制定了一套对善行的零激励规则,这并不利于鼓励好人好事。虽然物质奖励并不是善行的唯一动因,但这也能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人们的道德天平。在市场经济理念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调整好人好事中的法律关系,让善行有所激励。

  目前而言,立法可以采取倡导性规则,鼓励受益者给实惠者一定奖励。仅就遗失物而言,还可以规定拾得人如果将遗失物主动交给警方,经过一定时间无人认领后,不再一律充公,而扣除保管费后,认定归拾得人所有。如此既不会将好人好事完全庸俗化,也可以减少好人“杯具”的产生,避免“善贱伤心”。(舒锐)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