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用治理现代化根除疑难杂“证”

2014年02月24日 10:36 来源:青岛日报 参与互动(0)

  2月20日多家媒体报道,昨日,在广州市两会政协各界别委员代表座谈会上,委员曹志伟现场展开一幅长3.8米的 “人在证途”长卷,列明一个人一生常见办证就达103个,以此直观展现市民办证的繁冗和不易。建言政府继续推进行政制度改革,建立公民大数据库网,实现“一证通”。

  证照,确是身份证明和公共管理的需要,可当下,时代乘上了信息列车,人才大流动成为发展常态,社会分工已精细到纳米程度,人的发展越来越自由。社会、公共管理,仍停靠在“依证治国”、“文牍至上”阶段,且出现诸多疑难杂“证”,让国人成了“证奴”:“无犯罪”需要证明、领养老金还得要先开一张生存证明、残疾人用残缺的腿去证明自己残疾都不行,公共管理将每个公民当做了“潜在的坏人”、“违规的刁民”,行政权力仍将公民自由和权益置于公权笼罩之下,无法对个人放心,证件甄别成了生活累赘,这种强制管理、各自为政、居高临下、“惟证是从”,就会成为发展的阻碍,让社会管理效率大大降低,管理成本增加,让社会应有的自由度、信任度、和谐度、精神活力以及创造活力,大打折扣。

  还有腐败成本。证件是“社会通行金卡”,也就容易沦为“权利自肥”的工具,想办证件,不给办证者意思意思,办证者就会百般刁难,趁机吃拿卡要,“办证难”、“办证贵”滋生了腐败,让公共服务形象暗淡很多。

  所以,应该用“微观管理走向宏观管理,由直接管理走向间接管理”的治理现代化,清理疑难杂“证”。其一,大幅度削减苛刻的行政审批,简化管理程序,减少证照对公民的约束和捆绑,将更多管理交给市场,发挥市场活力,将管理变治理,提高管理效率。比如对于有些证件 “无犯罪证明”、“未死亡证明”等,就属于明显的行政管理的懒政、惰政思维,管得过宽了,手伸得太长了,不如割除。社会管理越是开放、自由,越有精神自信和活泼因子。其二,信息管理应实施公共联网、全国联网,消解行政管理上的各自为政、“信息孤岛”。其三,实施 “一卡通”。只要行政管理真正做到了管理现代化,进行信息整合、分类、科学设计,高度强化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再加上一个很好用的软件来配套,实施“一卡通”,也不难做到。

  证件,这个承载了很多人梦想的道具,现在,也成了“服务型政府”能否妥帖落地的一纸证明。相信“人在证途”、疑难杂“证”,也会在“瘦身”、轻装中,矫健行走,将审批和管理效率,引向开明而自由的高处!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