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萌妈”收藏儿子22年成长故事 儿欲写书回馈父母

2014年02月24日 17:37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视频:郑州版时间都去哪儿了:母为儿出成长画册  来源:中国新闻网

“萌妈”收藏儿子22年成长故事儿欲写书回馈父母
看着写满儿子成长故事的小册子,骆卫华很满足也很幸福. 王帅 摄

  中新网郑州2月24日电(记者 门杰丹)郑州女士骆卫华22年里,用图片和文字记录儿子成长的点滴故事,并汇编成册作为生日礼物送给儿子。近日,这份深藏的母爱被当地媒体披露,并被誉为郑州版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戳中众多网友泪点。2月24日,接受采访时,骆卫华称,这些记录可以刷新记忆,让儿子品味流逝的岁月,感受一路走来的清新和温暖。收到特殊礼物受宠若惊的儿子感动之余,也表示有时间也要写本书回馈给父母。母子深情令人动容。

  24日,记者前去骆卫华家采访时,她热情地拿来自己汇编的小册子,一张张照片、一段段文字,她娓娓道来,从儿子咿呀学语到大学毕业,成长的点点滴滴,如同昨天那么清晰、鲜活,讲述中,她的脸上始终挂着幸福的笑容。

  骆卫华说,自己从事文字工作,从儿子泺泺出生后,她就开始记录儿子的成长,先是在宝宝纪念册上写,再在日记里写,后来又在电脑文档里写。从儿子长出第一颗牙,到会说再见、欢迎,从歪歪扭扭写留言条,到教妈妈使用电脑,从身体到思想,她随手记下儿子的成长。用她自己的话说“形成了一种记录的习惯。”

  “这写记录,与其说是描写儿子,不如说是抒发自己。我感谢儿子,感谢他带给我生命的稚嫩、纯真、幻想和希望,带给我纯情、和谐、快乐和支撑。他出出进进,来来去去,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外面世界的精彩和时尚理念……我感到自己渐渐被丰满。与其说,儿子依靠母亲,不如说,母亲更需要儿子。”在记录里,骆卫华如实说。

  骆卫华介绍,儿子大学毕业后到北京去工作了,隔得比较远了,就没有什么具体的东西写了。但她会经常回顾,在翻看这些记录的时候会觉得有一些惊喜,觉得通过文字又找到了被远远甩下的以前的时光。

  “我常坐在阳台上,给自己倒一杯清茶,开始想过去的日子,也想起远方的儿子。一些镜头叠加在我的眼前:儿子他第一次去幼儿园,在墙角压抑着自己,无声地抽泣;高中的时候,他背着画夹、拉着箱子到香格里拉去写生……远远地望着他高大的背影。或许,父母和子女的缘分,在这一生中,就是一次又一次地看着他离开,对着他的背影默默挥手。”

  骆卫华意识到,人终究会老去,但是文字却能物化。于是,她决定把这些记录整理汇编。那是2007年,骆卫华用了半年的时间整理文字、搜集图片等,上大学的儿子暑假回家时,又帮忙设计封面,丈夫起了图册名字,一家三口人合作,《嗨,喔喔———给二十二岁的儿子》终于编撰完毕。随即,骆卫华把这本由43篇随笔和100多张照片组成、洋溢着浓浓亲情的小册子,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了22岁的儿子。

  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泺泺心中难以平静。“当知道父母给我写了这本书册子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非常惊讶,非常感动,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泺泺说,这些记录,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孩子可以看到父母的真实想法,有助于孩子父母之间进行深度、有效的沟通,凝聚亲情,增加温情。

  泺泺坦言,从这些记录可以看出,父母对自己成长的用心和付出,一两句话难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和爱,如果自己有时间,也想写本书回馈给父母。(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