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愤怒之后我们还可以做什么

2014年02月28日 11:23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2月17日上午10点29分,35岁的IBM深圳公司管理人员梁娅倒在深圳地铁口的台阶上,并保持这一姿态达50分钟。监控录像显示,在梁娅倒下后有发出求救的动作。三分钟后,有市民发现并告知地铁工作人员。随后地铁工作人员赶到,民警也在25分钟后赶到。11点18分,急救人员到达现场发现梁娅已经死亡。(相关新闻见本报AA15版)

  这又是一起“见死不救”的现实案例,当报道第一时间传播,愤怒与谴责也同时间撒遍互联网。然而,面对这种新闻所引发的公共愤怒,我却疑惑不已。为何在最接近现场的救援地,却鲜有人伸出援手?而在远离千里之外的键盘前,这种正义的愤怒却又俯拾即是?

  在微博、新闻跟帖中发表愤怒是容易的。它不需要我们付出任何代价,也不需要我们承担任何的后果。几句琐碎的话语,带感的字眼便足以抒发心中的愤懑。然而,如果我们置身于这样的场景,还能不能这样轻松地抒发愤怒?继而把愤怒转化为具体的救助行动?我们唯一庆幸的是自己远离了现场,避免了一场可怕的道德抉择。毕竟,置身于这样的事故现场,何以为之是一个现实的良心话题,它再也不会像我们面对新闻那般,看起来那么容易处理。故而,面对此类事件,愤怒是可以的,如果仅局限于愤怒,或陶醉于愤怒却又是可悲的。

  有谁还记得几年前的小悦悦事件?18:1的良心比例,曾令我们愤怒不已。我们谴责肇事者的冷血,我们谴责路人的冷漠。我们褒扬伸出援手的拾荒阿婆。然而,这一切,随着时间的流逝,亦渐渐冷却。我们在淡忘悲剧的同时,却也在淡忘对悲剧的反思。在深圳地铁女白领倒地的现场,最为黄金的50分钟救助时间里,不但路人没有救助就连地铁公司的工作人员、相关警察亦没有考虑实施急救。

  是类似事件还不够多,还是我们的愤怒不够深?深圳女白领地铁倒地事件中的唯一进步,是在其倒地后的三分钟内,有人报告地铁工作人员,也有人拨打了120。但显然,从小悦悦事件到现在的女白领倒地,我们的进步仍拘泥于形式。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所引起的全民愤怒,终究没有转化为相关事件的公共救助思考。因而当梁娅突然倒地,可以抢救的黄金50分钟轻易地从人们的指缝中流走了。

  当我们置身于公共愤怒的情绪中,发泄完了怎么办,应该成为下一步的思考话题。如此保持清醒的反思态度,才能逐渐减少此类事件中的不幸因素。对路人而言,面对一个突然倒地的同胞,能否拨打一个120?对地铁公司而言,在这些人群多的地方,增设一些基本的抢救设施,配备一些专业的救助人员能否成为一个建设方向?而对警察来说,一些基本的急救常识训练是否应成为必备素质?正义的愤怒折射人性之中的温暖,然而如果能够将其转化为力所能及的行动,才是这个社会之幸。(晚报评论员 杨兴东)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