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长沙晚报评论:为“公务员”祛魅不应走极端

2014年03月03日 10:51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车改生活不改”,2月28日,福建厦门一家汽车经销商打出的口号,成为网络热议焦点。这家经销商推出的一套为公职人员量身定做的零首付购车方案和广告展示图片下方的诸多豪车车标,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有网友认为,此举涉嫌消费歧视,是在制造新的社会不公。(3月2日《中国青年报》)

  “公务员”曾是众人艳羡的工作,编制雷打不动,薪资旱涝保收,附着在这份职业上的诸多利好,甚至催生了许多诡异的社会观念,“非公务员不嫁”的婚恋观,“非公务员不干”的求职观……然而,职业的荣光随后又由于许多丑闻的曝光而湮灭,吃拿卡要、靡费公帑、隐性福利,一种负面的刻板印象在民众心里根植,以至于在中央持续的“反四风”高压态势下所导致的“公务员不好当”的抱怨,引来一致的拍手称快。

  我们当然乐见对“公务员”的职业崇拜被打破,因为这意味着寄生在公权力上的腐败因子正被抖落;但动辄将其与权力献媚联系,以及无处不在的“遇官则疑、逢官则反”心理,又不免让人担心,“公务员”这一身份,似已落入另一个极端——仿佛只有把这个职业从“神龛”中拉出来砸碎了,才是其应有的下场。

  笔者并无意为公务员队伍唱赞歌,事实上,这支队伍依然问题重重,改革依旧需要攻坚克难。只是,单就公务员成为汽车市场目标群体这一现象而言,我们也许更应看到其所释放的正面信号。去年以来,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大力整治“四风”,公车消费成了众矢之的;尔后出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条例》,更是将取消一般公务用车作为基本原则纳入立法,为公车改革提供了来自顶层设计的支持。如今,公务员的用车刚需转入汽车市场寻求满足,恰恰说明了公务用车特权福利的式微。换言之,公务员成为汽车市场的目标群体,何尝不是公车改革不断深入的另类注脚!

  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家为不同客户“私人定制”无可厚非,可让经销商不解的是,这样一个市场驱动的促销活动,为何会衍生出“公平论”、“消费歧视论”、“利益输送论”等一系列非市场化解读呢?提供公务员“零首付”的优待,是源于职业所蕴含的社会信用度。在世界上许多国家,类似医生、律师、公务员等职业都享有以信用为担保的相关优惠。如果公务员可以“零首付”购车就是歧视普通百姓,那公园推出家庭优惠卡算不算歧视“光棍”,通讯公司推出“外来务工人员优惠套餐”算不算歧视本地人?而把此事说成是“官商勾结的社会瘟疫遗毒”则更像是一种“酸葡萄心理”下不假思索的冲动表达。以往的经验告诉我们,向特权“献媚”完全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形下进行,想必不会有商家傻到明目张胆地在广告里高呼:“官员们快来和我权钱交易吧!”

  说到底,经销商的营销点子是栽在了不少人对“公务员”的刻板印象上。一面呼吁制度为“公务员”祛魅,一面却又固守一成不变的偏见,甚至还走向极端,这显然无助于这一社会身份回归常态。正如李普曼所说:“刻板成见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但也阻碍着对新事物的接受。”对公职人员的言行常怀质疑的精神,的确有助于调动民间的监督力量,规束公权力的行使;但是,若民众对“公务员”的印象钻进另一种极端,并且把身份标签当做是非判断的标准,则对正在进行的改革而言,是弊大于利的。(本报评论员 罗晓星)

【编辑:柳龙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