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高二女生常塞耳机致耳聋 听力被“偷走”

2014年03月03日 15:52 来源:中国江苏网 参与互动(0)

  今天是第15个“全国爱耳日”。如今,无论在公交站台等车,还是在地铁里,可以看到好多市民都塞着耳机,有市民还喜欢把耳机音量调大到声音“外漏”,连边上人都听得到。但大家知道入耳式耳机的伤害有多大吗?近期,苏州有名高二女生,因为长时间用入耳式耳机听英语、听音乐,有时甚至戴着耳机听到睡着,后经专家诊断,她出现了感应神经性耳聋。

  常塞耳机致耳聋

  小蒋(化名)今年17岁,正在我市某中学读高二,近来她发现耳边老有“嗡嗡”声。“总感觉耳朵闷闷的,也听不清楚周围的人说话。”听力的下降让这个小姑娘慌了神,赶忙在家长陪同下去苏大附一院就诊。

  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吴文璎给小蒋检查了一下,她的耳膜、外耳都挺正常的。深入询问后才知道,为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英语成绩,这一年多来,小蒋每天都要塞着耳机做一个小时的英语听力题;而在写语文作文时,也常需要听些音乐来启发灵感。有时临近考试,小蒋的情绪愈发紧张、浮躁,还常常失眠。“晚上一点睡意都没有,感觉憋得慌,只有听些重金属才能觉得释放,有时听着听着也就睡着了。”

  经过专业的纯音测听,小蒋被确诊为高频听力下降,存在40-50分贝的听力损失,神经元受损声音传递障碍,患上了感应神经性耳聋。据了解,现在小蒋已开始配合治疗,服用神经营养药,同时停用耳机。“治疗关键还在于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用耳习惯,改善微循环。好在治疗及时,如果超过一个月再来治疗,效果肯定不好了。”吴文璎说。

  戴耳机勿超过1小时

  专家反映,类似小蒋这样的情况,学生中不在少数。“他们不光爱听很大声的音乐,塞着耳机入睡也是司空见惯的事。长期如此,听力相当容易受损。”吴文璎指出,耳机对听力是一种慢性伤害,耳机内的音量若达到一定分贝,较长时间的刺激下就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不可逆损害,甚至内耳毛细胞死亡,丧失听力。她建议大家,不管是学习还是生活,戴耳机都不要超过连续1小时。

  此外,在地铁、机舱等公共环境中,噪音本来就比较大,很多人为了能听得更清楚,会不自觉地把耳机音量调得更大。专家强调,在嘈杂环境下,耳朵接收的声音刺激要比一般环境大很多,因此坐地铁、坐飞机时最好不要使用耳机听歌。

  “有人会发现耳机戴久了,耳朵就会疼。其实这是耳朵放出的警示信号,提醒我们务必要把耳机收起来了。”吴文璎还补充,如一定要用耳机,则更推荐头戴式的那种,因为入耳式耳机放出的声音更接近鼓膜,刺激和伤害相对更大。

  链接>>>

  “耳屎”该不该掏呢

  耳屎,医学称“耵聍”,它覆盖在外耳道皮肤表面,防止皮肤干裂和灰尘粘附,万一耳道进水还可起到防护作用,所以耳屎并非一无是处。苏大附一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吴文璎介绍道:“我们亚洲人的耵聍普遍偏干、细,它会在说话、吃饭、打哈欠时随着下颌运动,借助皮肤汗毛的推动作用自然掉出,因此不必频繁地人工清理。”吴文璎还说,掏耳朵时如果有人不小心碰撞,或是自己操作不当就很容易引起外耳道甚至鼓膜的损伤,还会带入细菌使耳部感染发炎、溃烂。另有少数人的耵聍天生比较稀,容易和外耳道脱落的上皮、灰尘等混在一起,形成较大的硬块阻塞外耳道,“遇到这种情况,就应该去医院。”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