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羊城晚报:当活禽市场交易恢复之后

2014年03月03日 15:53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昨天,广州的活禽市场交易恢复买卖。此前,因为控制H7N9禽流感的传播,市场被中断了半个月的交易,据官方通报,“休市期间没有出现新感染病例。”同时,休市期间,市卫生局加强对市场外环境的监测,分析评估休市效果。经法定专业机构检测,市场H7N9禽流感病毒阳性率比休市前大幅下降了97.83%。

  中断市场活禽交易,正如发现传染源后大规模处置活禽一样,都是流行病严控过程中,最痛苦和无可奈何的选择。而从全世界现行的防控手段看来,也是唯一强制实施的措施。当然,这种绝对化的措施,对经济和民生是有伤害的。然而,两害相权取其轻,对付有传染性的病毒,隔离是最有效的手段。无论是中断市场交易或是处置问题活禽,其实质还是通过隔离来防范病毒的蔓延。应该承认,这种防范措施是被动式的。主动一些的防范措施,是有关方面正在研究的活禽统一集中宰杀和冰鲜供应市场模式。

  有观点认为,活禽宰杀,跟粤菜烹饪技艺传承有着莫大的联系,广东百姓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对于鸡鸭等的鲜活执着,几乎到了成为“地域顽固性”的地步。“统一集中宰杀和冰鲜供应”,首先会令到百姓不适,继而对供应市场造成冲击。然而,生活习惯并不是绝对不可改变的。自有人类以来,从茹毛饮血到熟食,从简单熟食到复杂烹饪,既有对美食精致的追求,也有适应环境的解决方案。比如花样百出的腌制食品,初衷无非就是个食物保鲜术。若干年前SARS事件过程中,大多数广东人摈弃了吃野味的习惯,为什么就不能改变“面宰活禽”的习俗呢?事实上,很多数据表明,“活禽统一集中宰杀和冰鲜供应”是有效防止各种禽类病毒传人的最有效手段,发达地区早已普遍实施。大量的病例也表明,活禽接触史是最可能的致病源头。即便从规模生产的食肆烹饪流程来看,冰鲜供应早就是商家的选择,这并没有损害各种产品的口感和质量。

  当然,推行“活禽统一集中宰杀和冰鲜供应市场模式”,从经济学角度看去,这不仅是生活习惯上的转型,也意味着传统农贸产品市场供应模式的变革。既然是变革,就会产生变革成本,这些成本牵涉到供应商、中间商和终端商以及消费者。现代管理观点认为,当一个议题被作为公共管理事项来推动的时候,政府是有义务承担这种推动的成本的。否则,便会带来动荡,特别是那些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公共决策和措施。活禽供应市场,是一个很大的盘子,倘若政府真的打算推行“活禽统一集中宰杀和冰鲜供应市场模式”,除了要有SARS事件中“禁食野味”的宣传规模之外,怎样消化这方面的推动成本,就是一个最大的难题。如果这方面拿不出有效和实惠的措施来,则“美好的愿望”最终必与“骨感的现实”碰撞起来,那时,有关方面将面临极不和谐的市场现实。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