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运动式消灭“造假经济”不可取

2014年03月11日 11:01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有的地方,造假已经形成一种产业,一种经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民法室主任孙宪忠说,“说起来脸红,有些电视剧、电影都播放到国外去,墙上都写着‘办证’。还有假发票,恶劣的山寨等。这是公开挑战良知的一个产业,为什么不能坚决把它消灭了呢?”(3月10日京华时报)

  要消灭谁、如何消灭?据了解,北京市光铲除小广告,就动员了好几十万人,花费了200多万经费。但是只是解决了一阵子,解决之后又卷土重来。的确,“办证”、买卖假发票、恶劣山寨等违法行为,对经济社会的危害比较大,但对此类违法行为,一概以运动式“消灭” ,恐怕会按下葫芦浮起瓢。

  “办证”、买卖假发票、恶劣山寨等造假活动能够存在,是因为有需求。需求一直存在,那么处罚自然会像割韭菜一样割了又长。以“办证”为例,媒体报道,中国人一生要办准生证、户口本、毕业证、职业资格证、退休证等103个证,这些证件看上去很严格规范,但在很多地方,对假证识别度不高,假的一样管用。同样,假发票之所以存在,根子还是在报销制度上。因此,如果不从根由上寻求解决之道,不消除造假经济存在的土壤,即便今天把街上的小广告全清除了,明天照样还会出现在其他地方。

  应当看到,对于“办证”等法律禁止的各种造假活动,惩处均有法可依,我们应该严格遵照法律法规进行治理,而不能动辄来个充满人治色彩的运动式“消灭”。找准其根源,然后对症下药,依法对其进行常态化、制度化的惩处,不但要惩治造假者,更要惩处为其提供方便之门的各色人等,打一场依法治理的持久战,方能治标治本。(宋广玉)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