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部分微信内容无节操 需辨信息真假莫传谣

2014年03月18日 09:57 来源:今晚报 参与互动(0)

  昨天,市民张女士致电本报记者称,她最近在微信中收到好几条关于“把这条微信转发10遍,你的手机账户上就会多10块钱”这样的信息,为了证明其“真实性”,发消息者在末尾还注明“我已经试过了,是真的”。张女士表示,这一看就是假消息,她对此不堪其扰,也更加反感这些消息的始作俑者。

  记者在微信“朋友圈”中调查发现,此类谣言不在少数,还有一些诸如“寻找熊猫血”、“帮忙寻找走失孩子”、“有人找商家要发票中了20万元大奖”等信息,虽然看似可信度不高,用户仍难辨真伪,很多人也就抱着“有益无损”的态度频频转发。如此一来,未经核实的消息便在网络中大肆泛滥。友人评论:在“朋友圈”发这类信息,不仅表明发信者的弱智,也是对朋友感情的伤害。

  辨真伪有点难

  网友“一生一世”:我在“朋友圈”中看到过一条“女孩走失”的消息,上面还有联系电话。我当时想孩子丢了,家长肯定特别着急,转发出去,多一个人看到,就多一分希望,根本没想过消息的真假。更何况,这种消息很难辨别真伪,如果是假的,那可能就是你打电话回去,对方骗话费,但是普通老百姓不是“火眼金睛”,很难看出这是个“骗局”。

  谣言止于智者

  东丽区市民王毅:像“转发10遍给话费”这种消息一看就是假的。第一,有了微信,大家打电话发短信自然少了,腾讯和传统电信运营商本来就是竞争关系,怎么可能有这样的“合作”;第二,每个公司的数据库应该都是保密的,你转发了10条微信,传统电信运营商怎么可能知道。所以,我们还是应该擦亮眼睛,别上这种无聊的当。

  银行职员李媛媛: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网络信息五花八门,微信又为各种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捷,但是,网民在看这些信息时还是应该动动脑子,觉得可疑的就不要“推波助澜”,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净化网络环境。

  谁来监督管理

  律师梁爽:在网络中,编造恐怖信息、传播或者放任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将承担法律责任。根据转发数量、转发内容等因素,可以对其进行处罚。但是,转发过程中,很难界定是否“恶意传播”,尤其是有些信息内容还涉及公益。大家应该提高法律意识,对可疑信息多加鉴别,不要让自己成为微信谣言的推手。

  南开大学教师吴伟华:大家还是应该提高警惕,真假难辨的信息不要转发,不信谣、不传谣,发现谣言及时举报,共同维护健康的网络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同时,相关部门还应多管齐下,利用技术、法律、行政和社会监督等手段,加强监管。 (记者李倩 实习生张淼)

【编辑:刘彦领】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