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再生障碍性贫血非绝症 20岁内患者九成可长期存活

2014年03月26日 09:5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就是白血病,是绝症?答案是否定的。昨日,笔者从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第四届再障病友会上了解到,20岁以下的再障患者按规范治疗后,90%可以恢复正常生活,但由于认识不足、经济困难等原因,许多患者耽误了治疗。

  再障可治疗而非绝症

  据介绍,再障是由于化学、物理、生物因素或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专家毛平教授透露,由于对这种疾病缺乏认识,不少人把该病与白血病混为一谈,因而延误甚至放弃治疗。

  “其实,非重型再障患者通过治疗一般可以生存10年以上,重型再障的治疗方法也日渐成熟。急性起病的40岁以下患者,70%-80%经积极治疗后可以回归正常生活。20岁以下的患者90%可以恢复正常生活。”毛平说。

  他因此提醒,及时治疗非常关键,“有的患者错误地认为再障是慢性病,可以慢慢治。实际上,重型再障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3-6个月内的死亡率高达90%。”毛平表示,起病后的40天内是重型再障治疗的最佳时期,患者应尽早到有丰富经验的医疗中心救治。

  配型半相合也可移植

  十多年前,再障患者的死亡率高达95%。但近年来,再障的治疗技术不断发展。笔者在病友会上了解到,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在治疗再障的两种传统方法——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抑制治疗上均取得技术上的突破。

  据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王顺清介绍,传统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再障虽起效快,疗效好,但面临难以找到配型完全相合的同胞骨髓供者的难题。如今,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给不少患者带来福音,“这种技术只要求配型一半以上相合,更容易在兄弟姐妹或父母与子女间找到合适的骨髓供者。去年,我院已利用该技术为9位再障患者带来新生。”

  此外,该院血液科发现,强效免疫抑制治疗基础上加脐带血输注能提高疗效。“传统的强效免疫抑制治疗起效特别慢,输注脐带血后,患者造血功能恢复加快,既减少疾病风险又降低医疗费用。”王顺清介绍道。

  24岁残疾再障患者急需救助

  高昂的治疗费用是摆在许多再障患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王顺清坦言,“一般来说,重型再障患者的治疗费用高达25万-30万元,对许多家庭而言都是巨大的负担。”

  笔者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看到了重型再障患者张马彪,这位24岁的湛江小伙正在为移植手术的费用发愁。因患小儿麻痹症,张马彪的右腿残疾。2011年9月,正准备读大专的他却又不幸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两年多的治疗,他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配型,巨额的医疗费用让本就贫困的家庭捉襟见肘。

  最近,半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为张马彪带来新的希望,“哥哥已经配型相合,但是移植手术前后的30万花费却还没有着落。”

  为让更多贫困患者救治机会,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已携手广州市慈善会,发起“生命的呼唤——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贫困患者救助”活动,再障援助基金的筹备工作正在积极进行中。该院院长曹杰在病友会上表示,医院会适当减免贫困的再障患者的治疗费用。

  不过,援助基金筹备尚需时间,但张马彪的病情却等不了了。若您希望帮助他,可致电联系。(张马彪:18976891699 哥哥张马俊:18926188353)(记者/曹斯 实习生/白晨晖 通讯员/魏星)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