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祭扫烈士墓传统不能丢

2014年03月26日 11:30 来源:新华日报 参与互动(0)

  朝气蓬勃的少先队员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打着队旗和队鼓,手捧鲜花,从南京各个方向的学校,一队队徒步朝着城南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行进……这曾是南京每年清明前夕的感人街景,可已经多年不见了。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雨花台烈士陵园就成为南京孩子心中的骄傲。不少老南京都记得,从幼儿园到高中,每年全校到雨花台祭扫烈士墓是雷打不动的。在春日明媚的阳光下,面对黑白照片上的革命烈士,会自然而然地有一些生命的归属感和生活的幸福感,有一份由衷的感恩和温暖。那时,南京不少学校都有用雨花台安息烈士命名的少先队中队,这是孩子们莫大的荣誉和激励。

  可现在祭扫烈士墓的学生正在逐年递减。分析个中原因,可能有一些具体情况,如城市变大、交通安全、课程紧张和组织困难等,或有了其他缅怀革命先烈的方式。但一个城市的珍贵传统是需要代代延续的,一种光荣的事业是需要精神传承的。在英雄先烈身上,凝聚着人类最伟大的精神,闪耀着人性神圣的光芒。无论在什么人文和经济社会背景下,他们都是我们前进的灯塔。我们应对此无比珍惜,虔诚传承。

  我们可能无法精确地算计出,淡忘扎根于几代人心中的英雄先烈,丧失对英烈的崇敬感,会使我们精神家园“生态”和事业发展受到什么样的消解甚至破坏。但可以肯定,对一个民族和国家的历史和人文,特别是对正在成长发育的青少年,忘记过去,岂止可惜,更是可怕!还有,现在一些文学艺术作品和社会认识对烈士的扭曲,如对刘胡兰和董存瑞的调侃等,也使孩子难以辨别。从小忘记先烈和不知感恩的后果堪忧。目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信仰失重、行为失规、道德失范和心理失衡,与人的精神家园荒芜不无关系。

  事实上,如果学校发自内心地重视,让孩子们一年去雨花台或其他烈士陵园为先烈扫一次墓,有什么难做到的呢?而且,烈士们的高尚人格及动人事迹,孩子们也会爱看爱听,引发思索。(顾德宁)

【编辑:李欢】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