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以公积金政策压“刚需”或致多方不满

2014年03月26日 14:45 来源:羊城晚报 参与互动(0)

  在“穗六条”出台之后,广州公积金政策一直按兵不动。不过,记者昨日从广州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了解到,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改变。《广州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及《关于我市住房公积金贷款有关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开始征求意见,根据上述两个文件,今后使用过公积金贷款的市民或将不可以再进行公积金贷款,而且贷款额度也会有所收窄。

  公积金也开始发威提高门槛,这对购房者来说无异于一次沉重打压。因为以前只是各大银行对贷款做出诸多限制,让购房者为了能成功按揭疲于奔命,但购房者如果不选择商贷,至少有自己的公积金可以靠一靠。然而新政策下,对买房人来说,公积金贷款的难度增加,额度下降,直接就会导致贷款负担更重,压力更大。恰恰是要动用公积金的人群,大多属于工薪阶层,就是冲着公积金的较低利息而用的。如今这个带“公”字头、勉强算得上为购房者服务的公积金也加入到限制购房的行当中,确实是在对购房行为釜底抽薪。

  通过抑制需求进行楼市管控,这是政府部门多年以来都运用的经济思维。就需求而言,包括了欲望和能力双重因素,信贷政策就是要从能力上对购房者进行限制,进而倒推,灭掉购房者的欲望。让购房者买不起房,不敢买房,这对楼市来说自然是不利的。因为按照通常规律,购房者需经漫长的攒钱或成功借贷才能购房,如果此二路径是通畅的,那么楼市的经营是可预期的,也就能一边建设一边销售。若是信贷不利,大部分要靠通过自有资金购房,必然延长销售周期,增加商品房库存量。库存达到饱和水平时就只能停工、缩水、降价,或许就能实现政府希望达到的楼价指标。

  然而,对于一线大城市来说,政府往往会为了容纳更多生产力而扩大城区面积, “开疆拓土”,把县级市变成区,又把郊区变成新城。这对吸纳外来人口和工薪阶层都是有其正向效用的。但是在开发商以高价买地后,维持一个不低的销售价,却要面对缓慢萎缩的需求,乃至于局部出现“空城”,这又和政府的意图南辕北辙。虽然这种情况在广州尚未很明显,但政府有必要看到,一方面通过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政策,让刚需进一步被压制,进一步延长满足;另一方面是空置率在上升,销售量放缓,若楼价又不能应声而落,结果就会出现购房者、开发商乃至地方政府三方均不满意的尴尬局面。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