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透视小长假景区过载:人多路堵景同 游客苦不堪言

2014年04月07日 16:0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时时排大队,处处人挤人”“大人看脑袋,小孩看屁股”……清明小长假里,游客爆满、道路拥堵等问题成为了全国不少景区的通病。专家表示,景区过载已经成为行业顽疾,化解过载难题,需要在落实法律的基础上,多方发力做出切实动作。

  景区连日爆棚,游客苦不堪言

  4月初的长春乍暖还寒,但在位于长春市南郊的净月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游客可以明显感觉到这里的热度。园区内人头攒动,售票处、厕所等地都排起了队,往来园区的轻轨、公交车上游客爆满。据园方测算,该公园仅4月5日当天就接待了11000多名游客,比去年同期增长约10%,比双休日增长六成左右。而据研究机构测算,该景区春季最佳接待量上限应在6500人。

  据园方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明节假期只是净月潭一个“小小的游客高峰”,到了五一小长假等旺季,公园游客日接待量甚至会攀升至四五万人,偌大的森林公园内人车俱堵的场面十分壮观,停车场一位难求,轻轨、公交车等交通工具上也是人满为患,园区空气质量也受到影响。

  在距该公园不远处的长影世纪城主题乐园,清明节当天涌进了8000多名游客,不少项目门前都排起了拐弯的长龙。有游客表示,为了看一场特效电影,已经排了近一个小时。工作人员表示,尽管受到气温低的影响,但清明小长假的游客量还是同比大幅增长,逼近接待上限。

  在北京、杭州等热门旅游城市,本地客流与外地客流交织,故宫、动物园、西湖等热门景区内人挤人、人看人的画面让游客苦不堪言,“拥挤、不适合游览”成为景区在小长假里的常态,游客旅游体验大打折扣。

  选择相对有限,资源压力凸显

  长春市民王琳曾在之前的小长假里多次到净月潭徒步旅行,虽然明知道假期里游客会剧增,但她依然选择来此游玩。“假期时间短,远途景区去不了,短线游又怕人多,只能在城市周边玩,可选择的也就这么几个地方。”王琳说。

  像王琳一样,不少长春市民都表示,虽然一些景区已经看了很多遍,景点已经烂熟于心,但小长假里去名山大川没时间,也只能在周边看看熟悉的山水。据了解,小长假期间,长春市内及周边的有限的几处景区成为了本地市民的主要选择,由于旅游资源有限,不少市民都是“被迫”选择多次到同一家景区游玩。

  也有一些市民表示,虽然来到景区看到游客爆满,但是“来都来了,总不能就这么回去”。记者发现,目前长春周边大部分景区都未明确标注游客承载量,游客在赴景区之前也无法了解实时的景区接待人数,很难对出行提前作出判断。

  为了避开城市内及周边的旅游高峰,也有一些市民选择到远郊县的草莓采摘园等地度假休闲,但景区过载也已经“传染”至这些远郊采摘园,大棚里人比草莓多的壮观景象让人十分无奈。据长春市奢岭小红帽草莓采摘园负责人介绍,清明节小长假期间每个大棚里都是人挤人,几十个大棚里的草莓被采摘一空。

  长春环球国际旅行社等旅游接待机构负责人表示,除市内及城市周边景点外,不少市民选择清明节期间赴大连、哈尔滨等线路的中短途游。虽然东北地区未到旅游旺季,但赶在这几天扎堆出行,热点景区拥堵无法避免,旺季到来的时间也比小长假制度推行之前早了不少。

  专家建议:严控、扩容、创新,疏堵结合方能起效

  对于小长假里部分景区出现过载运行的状况,长春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东北亚休闲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李晓东表示,三天小长假激发了公众的休闲旅游需求,为中短途旅游搭建了平台,但一些旅游景区对于小长假可能出现的游客集中增多预计不足,景区规模原地踏步、配套设施严重缺位,游客体验好感度下降,日益旺盛的休闲需求得不到满足,本可以借小长假得到快速发展的本地游及中短途旅游市场显然还没把握好机会。

  对于如何解决小长假景区过载的问题,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业务总监蔡瑜建议,应在现有旅游资源基础上,多开发适合本地游客的旅游项目,在景区规模设计、配套设施建设、交通线路设计上留足发展余地。

  一些游客表示,其实小长假期间并不是很愿意到热门景区凑热闹,但由于对旅游资源分布、交通状况等不熟悉,往往很难有去其他景点游玩的意愿。

  对此,蔡瑜建议,旅游管理部门可以制定多样化、内容独特的路线供市民选择,疏导客流,实现景区的均衡发展和游客的多元分布,避免游客过于集中。如今小长假开始实施高速公路小客车通行免费,有出行需求的市民可以选择自驾出游。

  李晓东建议,相关部门应该严格落实旅游法中关于游客承载量的相关条款,切实控制景区游客数量,保护旅游资源,也应通过发布景区人数实时动态监测信息等措施,引导公众合理制定计划,避免盲目出行。  (记者刘硕、赵梦卓)

【编辑:何敏】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